燃料電池產業鏈國產化繼續進行,浩能科技與蘇州擎動簽署膜電極設備研發框架協議,沈陽斯林達獲得上汽集團2億儲氫瓶訂單。繼續看好燃料電池板塊行情,產業發達地區對氫氣需求將快速提升,關注氫氣產業鏈投資機會。
國內燃料電池產業形成五大集群:京津冀集群、長三角集群、珠三角集群、華中集群和西南集群。各集群在產業發展、氫氣稟賦和財政實力等方面均具備一定優勢,地區對氫燃料電池支持力度也較大。我們認為隨著各集群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提速,燃料電池汽車增多,地區車用氫氣需求將快速提升。
各地區車用氫氣前期來源于副產氫,中期可以通過天然氣/煤炭等化石燃料制氫,長期看,可再生能源電解水配合液氫運輸將是較優選擇。副產氫氣中,目前全國氯堿行業可供燃料電池使用的氫氣33萬噸,山東占39%,長三角地區占23%。長三角地區目前丙烷脫氫富余氫氣產能13.6萬噸,未來將新增7.4萬噸。預計全國未來長期將有17.6萬噸丙烷脫氫的氫氣增量產能,其中2019年將釋放6.6萬噸。乙烷制乙烯項目投產時間較遠,可作為未來氫氣的后備補充來源,預計提供140萬噸以上的氫氣。
距離負荷中心近的副產氫是當下最優選擇,也是最有價值的資源。關注尾氫資源+區位優勢企業,例如距離京津冀地區較近的美錦能源,位于長三角集群的嘉化能源,東華能源和山東地區的濱化股份等。
行業信息
地區動作:3月27日,浦北高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萬套水氫燃料電池模塊生產車間在浦北縣開工建設;3月29日,DO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美國在運燃料電池汽車達到6558輛;4月3日,武漢眾宇動力撬裝式加氫站奠基,設計加氫能力為500kg/天。
企業動態:4月1日,斯林達安科獲上汽5年2億儲氫罐訂單;4月2日,大連檢驗檢測集團與長城汽車簽署合作意向書,推進氫能檢測裝備進展;4月3日,阿科力公告投建燃料電池子公司,開展系統、EMS等研發;同日,科恒股份旗下浩能科技與蘇州擎動簽署MEA設備研發框架協議;4月4日,巴拉德歐洲子公司宣布將建燃料電池中心致力于船用系統,預計產能達到15MW。
技術前沿:近日山東大學教授提出制備常溫超導體“金屬氫”新方法;中科院大化所在酸性條件下長壽命非貴金屬電解水催化劑方面取得新進展。
站在目前時點,建議密切關注美錦能源(參股燃料電池核心部件膜電極明星公司廣州鴻基、控股燃料電池車制造企業佛山飛馳、副產氫和加氫站建設運營)、嘉化能源(副產氫、區位優勢、和AP合作)、雪人股份(空壓機主要供應商、參股HYGS)、雄韜股份(布局膜電極、電堆、系統企業)、大洋電機(布局燃料電池系統、運營,參股BLDP)。
風險提示:行業發展不達預期,加氫站建設不達預期,成本下降不達預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