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5.6萬輛,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只有1527輛。
3月20日,美錦能源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飛馳汽車已向佛山市順德區鴻運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區國鴻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佛山市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合計交付190輛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目前,飛馳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生產能力為5.000臺/年。
同一天,雪人股份“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項目”正式簽約,落戶重慶兩江新區。該總投資45.5億元,項目計劃三年內在渝布局36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170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重卡以及環衛車等車輛的示范運行。同時,將分期建設35座加氫站,完善重慶氫能源供應網絡,滿足當地氫能源車輛的運行需求。
大力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已成為業界共識,政府在政策上更是給予相關產業極大的支持。2018年2月發布的《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到,燃料電池乘用車按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進行補貼,燃料電池客車和專用車采用定額補貼方式,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力度保持不變。此外,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系統推進燃料電池車的研發與產業化,推動高性能低成本燃料電池材料和系統關鍵部件研發,推進加氫站建設;到2020年,要實現燃料電池車批量生產和規模化示范應用。
近日結束的兩會上,氫能源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燃料電池汽車”也成為代表委員的熱議話題,來自東風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等企業的代表紛紛帶來關于燃料電池汽車的提案,建議加大扶持燃料電池汽車及氫能力度,制定相關的產業規劃。
隨著氫燃料汽車產業發展的加速,國內如厚普股份、美錦能源、寧德時代、比亞迪、雄韜股份等企業都在進行燃料電池車相關產業鏈的布局。
資料顯示,美錦能源近年來為加快在氫能產業方面的發展,除收購飛馳汽車,還與廣東鴻運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廣州鴻錦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投資拓展氫能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達到推動我國燃料電池技術自主化的目的。此外,去年9月,公司控股子公司飛馳汽車與馬來西亞砂拉越經濟發展公司就氫燃料電池客車的供應和交付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公司氫燃料電池汽車首次出口國外。
而雪人股份自2016年起就確立了積極發展無碳高效氫能源項目及核心設備研發與供應的戰略發展模式,公司多方引進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國際先進技術,上游掌握“水電解制氫+加氫站+氫液化技術”,下游覆蓋“燃料電池+空氣供給系統+氫循環泵”,有著完整的氫能源產業鏈布局。公司掌握“AUTOROTOR”氫燃料電池雙螺桿空氣循環系統的核心技術,產品應用于輕軌、巴士、乘用車等多種交通工具及分布式能源等領域。同時,雪人股份還參股加拿大 Hydrogenics 公司,擬與加拿大 Hydrogenics公司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大巴和物流車,建設加氫站。
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快、續航里程長、不污染環境、充電快,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有著強大的競爭實力。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5.6萬輛,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只有1527輛。而據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預測,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可達100萬輛,可見其發展潛力。
雖然成本高、技術難度大、運輸風險大、加氫站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問題制約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大規模推廣,還有如加大加氫站補貼力度、完善加氫站審批制度許多相關問題需要解決。但有業內機構表示,目前燃料電池處于政策培育期,關鍵環節的突破以及統一技術體系標準建立將加速產業化推進,潛在成長空間有望打開。
(來源: 中國電池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