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工企業,中船重工旗下各個機構在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的動作格外引人關注。
5月28日,位于邯鄲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邯鄲氫能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中船重工氫能裝備制造項目、新興能源儲氫裝備產業化項目正式簽約,成為氫能產業園首批開工建設項目。
據了解,該產業園項由香港貿世達有限公司和邯鄲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20億元,占地180畝,重點建設氫能研究院、國家級氫能實驗室、氫能產品網上交易平臺、氫能產業專業技術人員實訓基地等。
產業園分為氫能綜合功能區和氫能產業園兩大功能區,項目一期將以中船重工第七一八研究所(下稱“718所”)、新興際華集團新興能源裝備公司為核心,重點建設以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和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動力總成系統等系列產品為一體的氫能源產業集群式園區,打造全國一流的氫能裝備制造基地。
資料顯示,718所是集軍民產業的科研開發、設計生產、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國家級科研單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氫能源的開發與應用、特種氣體的研發與生產、空氣凈化技術開發與應用、核電消氫技術開發與應用、氣體分析儀器研發與生產等。
718所在制氫設備領域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5%,產品裝備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專注于研究利用可再生能源棄電制氫技術,實現相關消納和轉化,堿性水電解制氫水平居于全國領先水平,目前已成立河北省的氫能工程技術應用中心。
業內分析認為,718所此次在邯鄲經開區擴大氫能裝備項目,一是基于對國內氫能發展前景的看好,二是邯鄲本地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擁有豐富的氫能資源及完善的創新平臺。
去年以來,邯鄲市把新能源產業特別是氫能產業納入全市“532”產業發展布局,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來培育,進一步明確了氫能產業的發展路徑和方向。
產業基礎方面,邯鄲擁有718所河北省氫能技術工程創新中心、邯鋼高純特種氣體河北省工程實驗室、新興能源裝備氫能源儲運裝備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家省級創新平臺。除718所堿性電解水制氫裝備世界先進,質子交換膜純水電解水制氫技術、加氫及車載氫系統裝備國內領先外,河鋼邯鋼氫氣分離技術成熟,新興際華集團下屬的新興能源裝備公司的儲運裝備世界領先……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是,近日中船重工氫能源利用核心裝備體系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該研討會由中船重工產業發展部主辦,是中船重工首次開展對氫能源利用核心裝備體系的梳理研討。
會議邀請了來自中國氫能聯盟、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三一重工以及集團公司總部、相關成員單位的行業專家,圍繞氫能源利用核心裝備體系的研究建言獻策。專家組指出,下階段研究團隊應繼續深化研究工作,盡快開展內外部市場調研,完善氫能源利用核心裝備體系,構建中船重工氫能源利用核心裝備發展路線圖。
很顯然,中船重工希望將氫能源產業培育壯大成為集團公司新能源產業板塊的重要增長極。同時依托中船重工裝備制造優勢,以期推動我國氫能源利用核心裝備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船重工集團不僅在氫能裝備上全力推進,燃料電池業務也取得不錯成果。
近日,公開信息顯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七一二所(下稱“712所”)研發的首臺58kW燃料電池發動機順利通過中汽中心天津汽車檢測中心的強制性檢驗,檢測結果已進入國家工信部備案。該型燃料電池發動機采用氫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額定功率達到58kW,是712所面向城市客車開發的燃料電池發動機。
在強制性檢驗過程中,該發動機順利完成了額定功率、起動特性試驗、動態響應特性、-40℃低溫和60℃高溫存儲等一系列國家標準規定的性能測試。該型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成功研制,標志著712所已具備新能源汽車用燃料電池發動機設計和開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