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氫領頭羊中石化自我革命布局綠氫
來源:《財經》 2020-10-20
中國第二大化石能源制氫(灰氫)企業中石化集團決定走出舒適圈,進軍可再生能源制氫(綠氫)產業。
據《財經》記者了解,中石化資本公司及其旗下恩澤海河(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下稱恩澤基金)將共同出資2億元,與美國康明斯公司組成股權比例50:50的合資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領域開展技術研發、設備產銷等業務。
“綠氫是氫能產業未來的終極技術,灰氫和藍氫(灰氫+碳捕集技術)都只是過渡。” 恩澤基金總經理周雨萱對《財經》記者說,我們將利用中石化集團目前的產業資源,圍繞綠氫產業鏈做一系列布局。
10月10日,中石化資本公司、恩澤基金和康明斯公司在北京簽署合作意向書,將利用各方優勢和資源,共同促進電解水制氫技術的開發及推廣,推進綠氫產業發展。
恩澤是中石化集團發起設立的第一支基金。與康明斯組建合資公司是恩澤基金的第一筆對外投資。周雨萱表示,電解水制氫(綠氫)設備在歐洲的需求量已快速增長,相信中國的需求也會很快爆發。我們和康明斯將盡快完成合資公司的審批和組建,計劃在一到兩年內完成工廠的建設和產品的生產銷售。
中石化方面和康明斯的綠氫合資公司將以康明斯旗下水吉能(Hydrogenics)公司的技術為基礎,進行質子交換膜、堿性水電解和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具體的產能和工廠選址還在考量之中,合資公司預計將以一個新的品牌推出相關產品。
康明斯自2009年以來就與中石化開展合作,此前主要是提供鉆井設備和服務。康明斯在氫燃料電池領域的研發有20多年的歷史。2019年9月,該公司收購了加拿大水吉能公司,推動了其氫燃料技術在商業市場的規模化應用。
康明斯公司副總裁石內森(NathanStoner)10日在簽署合作意向書之后表示,康明斯擁有全球領先的綠氫生產技術,還在武漢建立了氫能技術實驗室。我們期待與中石化攜手,為制氫市場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時進一步投資并推動綠氫技術的發展與突破。
氫氣是煉化產業的中間產品,也是原材料。作為中國最大的煉化企業,中石化集團擁有僅次于國家能源集團的制氫產能。2019年,中石化氫氣產量約為300萬噸,占全國氫氣產量的14%左右。包括中石化在內的中國制氫企業,絕大多數采用的都是煤制氫等化石能源制氫的技術。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氫能源結構中,煤制氫占比62%,天然氣制氫占19%,電解水制氫僅占1%。
表:中國制氫企業前十強
中石化不打算把氫僅作為煉化產業的副產品,而是將其作為一個新的能源產品開發。目前,中石化已在廣東、浙江、上海等地已建成并投用若干油氫合建示范站。
電解水制氫技術路線主要有三種:堿性水電解槽(AE)、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PEM)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槽(SOE)。其中成本最低、技術最成熟的是AE;PEM效率更高,但成本也更高。康明斯所采取的主要技術是PEM,其在北美建設20MWPEM項目將于2020年底投入使用,這是目前PEM水電解制氫領域裝機量最大的項目。
對于中石化來說,要大規模商業化推廣綠氫技術,除了要生產性價比更優的制氫設備,還要看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的下降情況。在電解水制氫的成本結構里,原料成本即電價成本的占比超過85%。鑒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情況,諸多業內人士預計,綠氫在2030年以后才能成為主流,灰氫和藍氫仍然是中短期內的主力。
周雨萱認為,中國的綠氫市場已經萌芽,目前布局綠氫是抓住市場的先機。中石化此前在灰氫方面擁有的技術、市場,為綠氫業務發展做好了鋪墊,有助于實現綠氫產業的大發展。
恩澤基金一期規模為20億元,主要有限合伙人為中石化資本,其他有限合伙人包括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天津海河產業基金和佛山市南海金融高新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石化資本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中石化集團下屬公司,初始注冊資本100億元。
未來,中石化以及恩澤基金將在氫能領域有更多的投資和布局。據《財經》記者了解,恩澤基金二期和三期的募集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恩澤基金的二期計劃募集歐元基金,聚焦交通和能源的轉型方向,氫能產業鏈將是投資的重點之一。
中石化資本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黃文生介紹說,恩澤基金的使命是通過財務投資的方式發現戰略的投資機會。圍繞中石化主業,布局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不同于此前直接投資的方式,中石化首次以設立私募基金的方式進行投資,是因為“我們希望用更加市場化的方式布局新興戰略產業。”黃文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