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協同示范應用,未勢能源如何“落棋”?
來源: 高工氫電 2020-11-12
“以獎代補”新政掀起全國各地氫能示范城市、燃料電池產業鏈頭部企業結盟的大浪潮。“勇向潮頭立”的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未勢能源”)在這波浪潮中占據了上風。
高工氫電獲悉,未勢能源正積極協同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互聯互通應用示范,已經在多個城市群進行推廣應用規劃,主要針對三種明確的應用場景展開,將優先燃料電池公共用車,同時打造城際燃料電池物流線路,以及建立世界一流智能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路。
在推進應用示范過程中,未勢能源并非“獨行軍”,而是和強者一起共同前行。公司已經與宇通客車、南京金龍等國內多家主流整車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將在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產業重點合作領域開展業務合作,分享技術經驗及產業發展趨勢判斷,并在市場應用端協同快速反應,在探索氫能與燃料電池商業化模式生態建設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我們和合作伙伴將為促進各自所在城市地方政府組群申報起到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助力國家‘十城千輛’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運行。”未勢能源總裁陳雪松透露。
厚積薄發,市場拓展“急行軍”
未勢能源由長城控股集團孵化成立,歷經5年的潛心打磨,公司研發“地基”相當牢固:布局上海、保定、日本、加拿大四大研發中心,組建起文化多元、技術領先的近400人的研發團隊;面向乘用車、商用車市場開展平臺化零部件設計,自主技術和產品申請了363項專利。
在今年9月13日晚舉行的“極致科技·可靠動力”的新產品超級發布會上,未勢能源展示了可搭載乘用車的95kW燃料電池發動機、最大可拓展至150kW的平臺化燃料電池電堆、70MPa儲氫瓶閥和減壓閥產品,過硬的產品技術實力震驚全行業。
隨后的9月21日,“以獎代補”新政正式落地。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分析,該政策會加快燃料電池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商業化,促進燃料電池產業鏈的發展,同時對燃料電池企業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考驗其真正的技術實力。
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4年窗口期間,技術落后、成本過高的燃料電池企業會被淘汰,優勢資源將會進一步集中。對于他們而言,唯有更加積極地與更多車企建立合作關系,同時也積極成為國補區域的氫能示范產業鏈的一環,才能有更多的勝算。
在這新一輪的激烈競爭中,未勢能源運籌帷幄,顯得游刃有余。憑借深厚的技術底蘊,未勢能源積極與宇通客車、南京金龍等國內多家主流整車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已經在多個城市群進行推廣應用規劃,主要針對三種應用場景展開,具體如下:
1、優先推廣燃料電池公共用車示范,制定公交、環衛、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更新置換計劃;2、打造城際燃料電池物流線路,即將打造河北高碑店至北京新發地果蔬運輸線路一條;3、建立世界一流智能燃料電池重卡示范線路,為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即將推廣大批量的燃料電池自動駕駛渣土車,以承擔保定-雄安所需物料運輸工作。
目前未勢能源旗下上燃動力與大運汽車聯合開發的燃料電池重卡已登錄工信部的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38批),為示范運營做好了充分準備。
另據陳雪松透露,未勢能源正積極推動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做一些燃料電池汽車通勤的外圍服務工作,希望屆時奧運會的舞臺上能夠展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中國力量”。
超前研發,瞄向未來巨量紅利
高工產研氫電研究所(GGII)分析認為,“以獎代補”新政定下了4年窗口期,但業界不應該只關注這4年該干什么,而是立足長遠,未來想要建立什么樣的產業,達到什么樣的成熟度,再倒過來決定現在該怎么做。在當前標準規范、人才、基礎設施都缺乏的情況下,不僅要考慮怎么將規模做大,更要關注整個產業怎么健康發展。
國補只是一時的助力,未來整個產業的巨量紅利才是業界拼命奔跑的動力所在。
事實上,自成立之初就站高望遠的未勢能源團隊做到了“超前研發”,并打造國內最具技術優勢的完善檢測體系,成為推動我國燃料電池產業化發展的重要一級。
零部件方面,依托長城汽車研發資源,未勢能源是國內唯一一家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多項產品性能國際領先的自主開發企業。其高功率燃料電池電堆技術、高效膜電極技術、高效引射器及空壓機技術、高集成一體化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70MPaⅣ型儲氫瓶、閥門開發技術、燃料電池整車集成能力,在國內乃至國際都首屈一指。
在國內70MPaIV型儲氫瓶尚未真正“破冰”之際,未勢能源宣布將在2年內實現70MPaIV型儲氫瓶量產,且產品在體積重量方面會比國外產品更具優勢,具有極大的降本空間。
檢測方面,由長城汽車總投資5.7億元,建成國內首座最具技術優勢的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檢測公司,能夠完成燃料電池整車、發動機、電堆、膜電極、儲氫瓶和閥門等產品的百余項測試。實驗室與國內權威認證機構(大連鍋檢、中國特檢等)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實現多方技術能力共認機制,為加速我國燃料電池產業化進程,并促進產業化標準完善提供有力支撐。
燃料電池乘用車方面,GGII分析,從長遠角度考慮,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要蓬勃發展,量與規模是重要因素,市場潛力最大的燃料電池乘用車不可或缺。未來燃料電池乘用車實現產業化,這個產業才能真正發展起來。
未勢能源就是一家立足長遠的企業,在國內燃料電池乘用車力量偏弱的環境下,堅持“商乘并舉”的策略,依托長城汽車燃料電池乘用車的技術積累,將實現續航超900公里的95kW級燃料電池乘用車2020年首發、2021年量產,以彌補我國燃料電池乘用車發展短板。此外,未勢能源還與國際知名豪華汽車品牌合作,正在進行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系統研發。
液氫技術方面,長城汽車探索未來長遠的氫氣儲運模式做了關鍵布局,目前正在籌備氫氣液化工廠與國內首座液氫加氫站項目;旨在打造國內首條“氫氣生產-液化-加氫一體的完整液氫產業鏈應用示范工程”,實現液氫全產業鏈技術和氫能大規模應用運營經驗積累,為我國未來可再生能源制氫液化分配提供為我國未來可再生能源制氫液化分配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為后續液氫產業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和行政監管提供保障。
正如未勢能源的取意“瞄準未來趨勢,推動能源革命”一樣,其初心并不是為了一時的國補,而是希冀以氫能為紐帶,加速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的變革,助力全球未來低碳出行的實現。同時未勢能源作為一家商業化公司,也將在新能源變革的紅利中分一杯羹,持續為社會清潔低碳出行的長遠社會效益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