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洪鑫:新研氫能守“拙”致勝的秘密
來源: 高工氫電 2020-11-18
今年以來,金屬板電堆大放異彩,無論是從功率密度還是產品進入公告的數量來看,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大功率產品已經在向150kW以上邁進。
在這批崛起的金屬板電堆企業中,有一家公司獨具特色,與其它公司單純追逐更高功率相比,它愿意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打磨產品,提升品質,一步一個臺階地解決金屬板電堆在規模化量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它就是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研氫能”),這家公司的核心團隊由具有豐富的燃料電池技術開發與應用經驗的專家組成,腳踏實地地推進金屬板電堆的研發設計及生產,從而成為國內金屬板電堆創新公司的典型代表。
產業化布局上,新研氫能目前擁有北京新研、大連擎研、大同新研三家子公司,分別側重于金屬極板設計及電堆研發、燃料電池系統控制集成和測試臺、產業基地和運營。
現階段,新研氫能自主掌握了金屬極板設計、清洗、焊接、防腐鍍層等技術和工藝,同時金屬板電堆、測試臺和電壓巡檢板研發制造能力處于國內外先進水平。公司具備60kW金屬板電堆量產能力,今年以來,公司已經為額定功率80kW和120kW的電堆成功開發出相應的金屬極板。
“我們寧愿慢一點,慢一點也是為了以后能走得更遠。”新研氫能首席執行官洪鑫表示,大功率是產業進步的方向,但在做到大功率的同時,還要打通產品在設計和制造環節的量產難關,真正達到車規級應用的要求。
新研氫能首席執行官洪鑫
實實在在做事,老老實實說話,把精力放在改進提高和創新上,洪鑫領導下的新研氫能在即將結束的2020年都取得了哪些成績?公司如何應對大功率需求和終端“提效降本”?對此,高工氫電對洪鑫進行了獨家專訪,下面是訪談的部分內容:
高工氫電:新研氫能今年取得了哪些進展?請您從技術水平提升、產能建設和市場拓展方面作具體的介紹。
洪鑫:技術方面,新研氫能今年主要在高功率密度及大功率電堆所需金屬極板研發上持續迭代,現已為額定功率80kW及120kW兩款電堆開發完畢金屬極板。
產能方面,新研氫能自主研發的金屬板電堆自動化產線于今年6月份在大同正式投產,目前可達到年產1000臺60kW電堆的產能。位于大連的系統集成公司擎研科技目前達到年產500臺90kW系統的生產能力。
市場方面,今年公司在大同承接了50臺12米燃料電池公交車的項目,第一批27輛已經交付上牌。近期母公司將遷址北京,下一階段將深耕北京市場。大連氫能產業規劃也已發布,公司在大連的布局也將進一步擴大。
新研氫能產品配套的大同氫能公交
高工氫電:現階段新研氫能主打什么類型的產品?公司的產品策略是怎樣的?
洪鑫:新研現階段主打金屬板電堆,目前已推出小功率金屬板空冷電堆,于2019年底將2kW金屬板空冷電堆搭載在工業級六旋翼無人機上,實現331分鐘超長續航,刷新世界紀錄。在車載領域,公司推出的60kW級金屬板水冷電堆,全尺寸體積功率密度2.9kW/L,目前已批量生產并上車運營。
下個階段公司將持續在金屬板電堆領域深耕,以大功率、高功率密度作為研發思路。目前新研氫能的電堆產品已從實驗室成功迭代到生產車間,生產工藝自主可控,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產線在實現高效生產的同時,還可有效提高電堆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和一致性。當下能夠做到各工藝節點自主可控的企業不多,與其它外協加工為主的電堆企業相比,新研在批量化生產制造環節有更強的適應性。
高工氫電:您對金屬極板電堆的大功率趨勢怎么看?新研在布局大功率產品方面有哪些考慮?
洪鑫:百千瓦級大功率電堆會是未來幾年的主流趨勢,而功率密度的持續提高也會是業內關注的重要指標,這樣的趨勢下,金屬板電堆的優勢將逐漸凸顯。然而,每一款雙極板板型都有適配的最優功率范圍,因此極板板型的持續迭代研發、工藝的逐步深化以及電堆產業化進程會是未來電堆企業角逐的幾個關鍵點。而體現在產品上的便是成本、良品率、一致性的整體考量。
高工氫電:隨著金屬板電堆企業逐漸增多,新研氫能如何應對未來激烈的競爭態勢?
洪鑫:雖然新研氫能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在金屬板電堆領域已具有較大的優勢。下個階段將公司將繼續加大團隊建設投入,加大與各高校間的合作,并聯合培養相關領域人才;堅定不移推動產業化進程,通過技術手段持續降低成本。
高工氫電:新研氫能在降本方面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洪鑫:2019年新研氫能的極板生產主要通過外協加工,外協費用高且物流流轉時偶爾會造成極板變形,整堆成本高達1萬元/kW。然而今年實現產線投產,工藝自主可控,原材料成本可控,良品率可控及電堆性能一致性可控,整堆成本下降了60%以上,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電堆成本在批量生產過程中還會持續下降。
高工氫電:您如何評價“以獎代補”新政對燃料電池行業的影響?新研氫能后續會如何布局?
洪鑫:新政將有效促進地方政府對氫能產業發展的理性布局,對技術發展、產業化進程、商業化目標都會有新的要求。對于技術推動型的產業而言,將會是快速發展、合理發展的四年。但是城市群的組建也誘使企業到多地布局,力不從心,對此新研氫能抱以謹慎態度,短期不會進行跑馬圈地式的布局,而是繼續深耕北京、大同、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