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專題報道了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現狀,向觀眾介紹近幾年氫能產業的飛速發展,氫燃料電池已成國家戰略重心。

氫氣無毒無害,而且可再生,能替代石油、煤炭等傳統石化資源,被稱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如今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好。

作為被視為最理想的清潔能源之一,目前對氫能的應用主要用于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據了解氫燃料電池汽車一次加滿之后的續航里程大概可以保持在600-700km之間,可突破目前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有限、充電時間長等兩大技術短板。

截至目前,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已實現量產,但氫燃料乘用車還處于示范運營階段。為支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政府也出臺了各種有利政策,特別是對于氫能源產業,相關部門已多次釋放出“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信號。
比如:3月底,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明確指出,過渡期后不再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于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
于此同時,氫能源今年還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勢必會加快推動氫能產業的發展。據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累計銷售37輛燃料電池汽車,2017年累計銷售1098輛;截至2018年11月,中國共有27座建成的加氫站,另有16座在建,預計到2030年中國加氫站數量將超過1000座。
當然氫能源的推廣應用也面臨較大的技術挑戰,特別是儲氫的基礎技術。據專家表示,儲氫技術的發展將直接影響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進進程,而新一代高效低成本的儲氫技術至少需要十年才會完全成熟。
不過,任何新技術由發展到成熟都需要大量的社會前期投入,不過在當前市場環境、時代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氫能源汽車的未來還是值得期待的。
汽車誕生至今100多年,從汽油、到天然氣,到鋰電池,再到現在的氫燃料,人類科技的方向無不是朝著更加節能和環保的方向邁進。而隨著汽車工業也紛紛崛起,生活中新能源汽車也逐漸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
雖然我國目前氫能源汽車還算剛剛起步,但化石能源被清潔、環保、高效的新能源取代,這一定是不可逆的趨勢之一。
(來源:中氫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