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國家能源集團能中標該課程,一方面說明其在氫能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號召力,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國家能源集團的氫能研究已獲認可。
4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9年能源戰略規劃工作研究課題中標公告。

根據公告,此次能源局《氫能產業發展專題研究》的中標單位是中國氫能燃料電池領域的帶頭人——國家能源集團。
此前,國家能源局在發布的《能源戰略規劃研究課題招標公告》中提到,氫能產業發展專題研究的研究要點主要是:
開展氫能技術和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發展定位研究,實現技術突破和試驗示范方案的時間節點。
預測商業化應用的發展規模和生產成本。
對歐美日韓氫能產業發展進行專題調研等內容。
同時,招標公告還要求參與該氫能課題申報的單位必須具備以下3個條件:
具備氫能相關研究基礎。
了解氫能產業發展情況。
可組織行業專家進行氫能發展研究。
而此次國家能源集團能中標該課程,一方面說明其在氫能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號召力,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國家能源集團的氫能研究已獲認可。
國家能源集團的氫能產業概況
國家能源集團是國內最早布局氫能的央企。作為綜合能源企業,國家能源集團擁有煤制氫、副產氫及可再生能源制氫全方位氫源優勢。
據該集團總經理凌文公開場合所述,國家能源集團每年煤化工板塊直接制氫產能超400萬噸,已具備能供應4000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制氫能力,世界排名第一。
該集團探索的煤制氫路線,成本是天然氣制氫成本的70%~80%,是重油或石腦油制氫成本的60%~70%。
值得注意的是,該集團已成功示范30萬噸二氧化碳封存(CCS)技術,這為國家能源集團處理煤化工制氫的碳排放問題奠定基礎。
同時,作為首批加入國際氫能委員會的央企,國家能源集團于2018年2月底在國內發起設立了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擔任了首屆聯盟理事長,這也成為能源集團氫能發展強大優勢之一。

另外,國家能源集團擁有裝機規模可觀的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風電裝機規模世界第一,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可進一步降低成本和碳排放量。
2017年,國家能源集團前身神華集團已在江蘇如皋開建國內首座70MP/35MP商業加氫站。
該加氫站項目占地3.87畝,計劃安裝兩臺氫氣壓縮機,可達每小時1100標方,日加氫能力達到1000公斤。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在制氫、運氫和儲氫、加氫站、燃料電池等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在推進,并參與氫燃料電池的研制與開發。
延伸閱讀:國家能源集團的氫能產業發展建議
據公開資料顯示,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曾表示,我國氫能開發與應用已具備產業化基礎,但還面臨一些挑戰,例如:
與發達國家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體系不同,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還未將氫能納入其中而將其作為一種具有發展潛力的能源對待。
缺少立足長遠的國家氫能產業發展頂層設計、政策保障體系與實施路線圖。
在核心技術、裝備、技術標準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存在差距,應用基礎設施差距巨大。
此外,氫在我國被列為危化品管理范疇,還未列入能源管理體系。
凌文指出,這不利于氫能管理體系構建和相關產業政策的及時出臺,也不利于社會公眾消除“談氫色變”的心理誤區,容易阻礙“氫能社會”共識的達成和氫經濟發展。
因此,凌文建議:
一、國家組織相關部委研究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體系,推動氫能成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氫能產業發展戰略及實施路線圖,建立科學長效的產業發展扶持與激勵政策。
二、明確氫能產業的行業主管部門并加強行業管理,加強行業發展戰略、規范、行業協調與監管,推進氫能產業的科學發展。
三、制定研究設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國家重大專項工作方案,以氫能國際大科學大工程項目為抓手,積極參與并主導相關國際大科學工程科技創新,加快氫能源等相關領域全球協同科技創新,協同攻關掌握氫能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氫能產業的自主核心技術與裝備發展。
(來源:能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