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持續入局氫能源,可以擺脫目前氫能源嚴重依賴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現狀,為氫能提供更多的落地應用。
在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之下,鋼鐵企業如何節能減排成為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在氫能源蓬勃發展之際,“氫能煉鋼”悄然成為熱點話題。中國鋼研與常州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核集團也提出“核能制氫”與“氫能煉鋼”結合的思路,沙鋼集團更是張家口氫能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鋼鐵企業入局氫能正逐漸成為一種潮流。
2019年3月21日上午,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河鋼集團、中國鋼研、東北大學四方聯合共建的“氫能技術與產業創新中心”簽約暨成立大會在中國鋼研召開,“氫能技術與產業創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四個合作單位根據具體情況與各自的優勢,進行了詳細的協議分工。
河鋼:氫能產業化實施主體
主要負責氫能應用落地,著力建設制氫、加氫、材料、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富氫冶金等全產業鏈示范運行及產業化基地。
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提供智力支持
為研究制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提供政策引導、決策咨詢和戰略指導。
中國鋼研:負責氫能設備及基礎建設
發揮在制氫、加氫站設計及成套裝置建設、電堆及其材料等領域的優勢,著力進行氫能產業化可研、設計、關鍵設備及成套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東北大學:技術與人才支持
和中國鋼研一起,重點圍繞氫能利用的全產業鏈開展技術研發,培養氫能利用專業化人才。
氫能創新中心為契約型非法人創新平臺,主要以項目制運行。中心成立后,將以氫能產業化應用和鋼鐵產業價值鏈延伸為主線,重點圍繞氫氣制備、氫能利用、氫冶金、新材料等領域,致力于推動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在演講中認為,冶金行業和氣體接觸密切,工業基礎扎實,是開啟氫能社會的重要載體。河鋼有氫氣源,易打造加氫網絡;有應用市場,具備氫燃料汽車運營、推廣的運營管理平臺,容易創造出車輛、加氫站協同發展新模式;氫能創新中心的建立將使河鋼發展氫能具備跨學科人才和綜合技術方面的保障;河鋼具備氫能產業用材方面的保障條件。因此,河鋼應當抓住歷史性機遇,進行氫能發展戰略布局,引領京津冀地區零污染、零排放物流體系建設,樹立全球冶金行業的綠色制造新標桿。
河鋼董事長于勇指出,發力氫能產業,是河鋼重要的戰略選擇。作為能源利用和消費大國,我國將氫能作為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選擇。河鋼堅持與國家戰略同向同行,將氫能利用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介入制氫、儲運、加氫等氫能利用領域,大力培育企業競爭新優勢,并致力于成為推動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鋼鐵企業持續入局氫能源,可以擺脫目前氫能源嚴重依賴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現狀,為氫能提供更多的落地應用;可以提供更多的氫氣來源于氫氣制備方式,加快低成本氫氣制備方式的開發與推廣;可以為鋼鐵企業提供節能減排和創收的新途徑。
(來源: 氫云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