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地的新能源補貼政策首次明確,過渡期后對新能源汽車的購置補貼,將轉向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
另外,“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的相關表述也首次進入到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意味著充電樁及加氫設施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坐落于上海市安亭國際汽車城的安亭加氫站是上海第一個固定加氫站,由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和同濟大學等單位共同建設。
為了解加氫站產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近日,央視財經記者探訪了安亭加氫站。
安亭加氫站從外觀上看,跟普通加油站區別不大,但相比于普通加油站卻多了儲氣罐、壓縮機這些設施,這些設備是為了給汽車加注加壓后的氫氣。


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阮偉民:通過這個管束車,把氫氣送到站里面,那送來這個壓力只有20兆帕,然后通過我們站上的壓縮機,把這個氣體增壓到45兆帕。
最后,儲在我們站上固定的儲氣瓶里面,我們這個站是35兆帕,就通過這10個兆帕的壓差來實現給車輛加注。

安亭加氫站于2007年建成,目前每個月的供氣量在2500公斤左右,需要加注氫氣的車輛,在進站和出站前,都要經過工作人員的氣密性檢查,確保沒有漏氣,才能進站或者離開。
整個加氣過程,跟普通加油類似,乘用車一般三分鐘左右就能加滿,公交車時間較長,需要10分鐘左右。

上海安亭加氫站工作人員 徐文俊:車輛氣壓不能低于兩兆帕,要兩兆帕以上,統計加多少是按質量計算。
阮偉民表示,現在加氫站沒有補貼,處于虧損階段,需要靠其他業務進行彌補。
目前,氫氣出售價格每公斤70元,公交車跑100公里,需要約8公斤,也就是560元,如果使用柴油,100公里只需要200多元,使用氫氣成本偏高。
而普通乘用車跑100公里需要約0.8公斤氫氣,相對應就是56元,與汽油車成本差不多。以后隨著產業做大,加氫氣的車越來越多,成本將下降。

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阮偉民:隨著加氫的車輛越來越多,毛利高了,就可以分擔這些成本了,氫氣的價格就會下降,一般來講可降到40塊錢一公斤左右。
對此,業內人士也表示,政策的利好將進一步推動氫燃料電池產業的加速發展。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 原誠寅:氫能源燃料電池是非常熱的題目,有人說是繼鋰電池之后的下一個風口。因為它代表著更高效、高密度的儲能方式,且它在使用過程中是零排放的。
但整個中國在氫能源燃料電池的產業方面和世界水平還是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在這個領域除了對充換電設施的支持外,如果還能對氫能的基礎設施(即加氫站)進行補貼,那將能讓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得到長足發展。
(來源:能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