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掌中廣視
5月16日,廣州市首座加氫示范站——東暉加氫站投入使用。另外,中新廣州知識城新南加氫站項目也進入試投產階段。

能鏈了解到,東暉加氫站位于廣州黃埔區春園東路,占地面積4300平方米。
據悉,該加氫站全套設備是由張家港富瑞氫能提供,是全國首個使用儲氫罐的加氫站,加注1臺車僅需3~5分鐘。
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已建成的加氫能力每天500公斤,可以為120臺物流車(8噸車)或50臺公交車提供加氫服務。
項目一期于5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項目二期擬將建設70MPA的加氫系統,二期建成后加氫能力可達到每天1000公斤。

而新南加氫站位于廣州市黃埔區,該項目為集約式加氫站項目,采用氫氣長管拖車作為氫氣源,通過氫氣加注機將氫氣加注至受注車輛。
目前,新南加氫站已建設完成一套可加注500公斤氫氣的集約系統,預計滿足供應120-150輛燃料電池車的運營。
能鏈了解到,該加氫站項目由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建設,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總投資2500萬元,加氫規模為330噸/年。該項目內不設儲罐儲存氫氣,儲氫能力為一天加氫量1000kg的長管拖車。
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是一家以氫能源產業綜合運營平臺建設、運營為主的新能源企業。
延伸閱讀——廣州黃埔的氫能布局
引進膜電極等核心部件的生產
積極布局引進鴻基創能的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產業化項目,推動膜電極技術從實驗室大規模走向生產車間,加快突破燃料電池推動應用的生產瓶頸和成本制約。
規劃建設一批加氫站
根據《廣州開發區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規劃方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計劃在2020年建成5座加氫站,并投入一批商用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
目前,黃埔區全面加快氫能利用示范和氫能產業發展的步伐,資本、技術、項目集聚速度不斷加快,建設5座加氫站的目標有望2019年提前實現。
建立氫能創新研究院
在氫能源領域,該區不僅將和鴻基創能合作建設氫能創新研究院,還在推進與德國有關高校共建中德能源創新研究院,借助研究院的資源集聚能力,促進創新融合與技術協調。
布局培育氫能源全產業鏈
該區將逐步引入電解水設備、加氫站設備、高壓氫瓶設備、燃料電池系統配套零部件、第三方技術測試和檢驗機構落戶,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生產。在氫能制備、儲存、運輸和消費四大領域全方位布局。
大力推進氫能領域國際合作
該區積極搭建平臺,鼓勵企業開展對外合作。
2017年10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成功舉行中德氫能源產業合作發展戰略交流會,來自德國的多家氫能源知名企業和機構代表與中方企業在技術研發、人才培訓、項目合作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深入交流與探討,共簽下6大項目覆蓋氫能源領域的全產業鏈板塊。
力爭成為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
在發展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方面,中新廣州知識城獲批為全國首批配電業務改革試點,被納入國家第一批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
目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正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要求開展新能源應用示范區的規劃研究,計劃推進氫能等多種形式的新能源利用,建設多能互補能源系統、綜合能源管網及多業態云服務平臺示范工程,力爭成為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
值得一提的是,3月27日,國內最大的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生產線已在廣州落地,第一代膜電極產品也已發布。
該氫燃料電池膜電極生產線由鴻基創能公司建設,規劃產能為10萬平方米/年,產品功率密度達1.2瓦/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