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德威新材27日公告,2019年5月25日,德威新材公司控股股東德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周建明先生與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擬將公司不少于2.51億股轉讓給陜西煤業化工集團。
如雙方進一步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并進行轉讓交易,轉讓完成后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持有德威新材的比例不低于25%,德威新材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陜西國資委。
圖1 德威新材股份轉讓框架協議公告

德威新材強調,本次簽署的協議為框架性協議僅為各方的意向性約定,不代表能夠最終完成本次股份轉讓,同時鑒于公司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份99.997%已被質押,債務情況復雜,有關方案尚待進一步論證,且需要通過公司股東大會批準及陜西國資委、反壟斷局、深交所等機構審批。
陜煤欲借德威新材切入氫能源?
陜煤與德威新材在主營業務上并沒有關聯性,陜煤入主德威新材很可能是看上了德威新材的涉氫屬性。
煤炭企業切入氫能源早有先例,神華集團、山西美錦能源,山東晉煤集團、兗礦集團等均已在氫能源領域有所布局,且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國內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如貴州六盤水,內蒙古烏海等,同樣表現出發展氫能源產業的濃厚興趣。
煤炭企業切入氫能源普遍采取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基于煤化工基礎發展煤制氫等業務,并延伸到其他領域,代表企業有兗礦集團等;第二種是采用技術并購方式或合作進入氫能源領域,代筆企業有美錦能源等。
陜煤采用了與美錦能源相近的方案,通過技術并購的方式進入氫能源領域。后期陜煤可能將基于自身煤化工產業基礎發展氫氣制儲運,完成氫能全產業鏈的布局。
德威新材:國內燃料電池先驅企業
德威新材稱得上是國內氫能源與燃料電池領域的“先驅”企業。早在2016年,德威新材就開始通過技術并購的方式對氫能源與燃料電池領域進行布局。在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就完成了相關部署,可謂動作神速。

但德威新材轉型之路并不順利,多次技術布局之后,至今在市場上都沒有看到德威新材實際氫能產品和運營信息,從2017及2018年報看,德威新材主營業務活動依舊圍繞線纜用高分子材料。在合作上,與新源動力、上海汽車城、美國燃料電池公司的合作協議也是沒有下文。詢問公司董秘,得到的回答是正在引進美國混合動力公司的相關產品,缺乏明確的消息,公司也沒有燃料電池相關產品。

德威新材迎來救贖?
在《【深度報告】氫燃料電池產業技術并購風險分析》一文中,氫云鏈分析了德威新材轉型陷入困境的原因:缺乏核心技術、缺乏資金、缺乏管理和人才。
圖2 德威新材并購風險分析

而陜煤入主德威新材,將直接彌補資金、管理、人才上的缺陷,并通過進一步的運作,幫助德威新材掌握核心技術,推進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相關業務發展,以配合陜煤原有產業,形成完整的氫能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