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生:要冷靜評估燃料電池電動車的前景
來源:新浪汽車 2020-01-14
楊裕生表示,電動汽車應是為節能減排而發展,不應該為發展而發展,他常態化表示應該大力推進低速電動車限制在三、四線使用,并且表示節能減排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最宜市場化。
1月10日-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今年的論壇圍繞 “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邀請政府有關部門和汽車、能源、交通、城市、通訊等領域的行業機構和領先企業代表,就行業、企業、政策的轉型與創新展開深度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防化研究院研究員 楊裕生
在12日下午進行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辨析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防化研究院研究員 楊裕生表示,電動汽車應是為節能減排而發展,不應該為發展而發展,他常態化表示應該大力推進低速電動車限制在三、四線使用,并且表示節能減排的增程式電動汽車最宜市場化。
如同楊老參加的其它論壇,楊老開場后一如常態的表示長里程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緩和動力汽車在節能減排上不是電動汽車發展的方向,里程越長的純電動汽車,越來越背離電動汽車的節能減排的宗旨。并且以特斯拉為首搭載高鎳三元鋰離子電池引發長里程車自燃多。
在去年熱議的燃料電池行業中,楊老表示要冷靜評估燃料電池電動車的前景,氫能源并不是礦藏資源,制氫要解決的問題較多,制氫能耗高,排放多,安全運輸、分布、儲存投資大、耗能大,燃料電池壽命不長價格高,制作耗能多,膜、紙、泵、罐國產化制作與國際產品相比差距較大,鉑資源太少,研究無鉑催化劑是世界課題。
對燃料電池未來的發展,楊老有三點考慮。
高補貼煽起進口電池和部件裝車熱,對中國汽車產業技術發展無益。
冬運會演示要防燒虛火。
謹防“外國經驗”,謹防誤導。
在一直大力推薦的低速電動汽車方面,楊老建議低速電動車應限制在三、四線城市、城鎮結合部和農村形式;給低速電動車上牌,并要求駕駛員考駕照,在造車方面制定低速電動車標準,保證質量,每輛車需要上商業保險。
楊老表示低速電動是補貼后時代節能減排的突破口,而中大型電動車應是增程式,從技術層面看,增程式電動車發動機排量小,能效高,電池少,成本低,車重輕所以更節能。
在多年的增程式電動車的研究上,楊老表示增程式為何發展慢,原因有四。
1、補貼沒有純電動汽車高
2、增程式技術難度大
3、未列入科技部“三縱”
4、863增程式項目范圍小
楊老建議在科技部列入“三縱”后,應該與純電動車一樣進行雙積分的考核,按照全過程節能減排積分方案,不以續航里程高低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