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燃料電池銷售77輛,最后兩月能否迎來搶裝高潮?
來源:氫云鏈 2020-11-12
1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舉辦例行發布會,通報了10月汽車產銷情況。
受益于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持續發力等因素,總體來看,汽車市場需求不減,產銷形勢總體向好,10月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累積汽車產銷降幅已收窄5%以內。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市場表現突出,本月銷量呈現大幅度增長,實現本年度第4次刷新當月歷史記錄,累計銷量降幅明顯收窄。
1、新能源汽車總體向好
其中在新能源汽車板塊,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7萬輛和1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9.7%和104.5%,其單月產銷第四次刷新了當月歷史記錄。
燃料電池汽車方面,10月份產銷分別完成77輛和79輛,同比分別增長1.3%和4.0%。1-10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7輛和658輛,同比分別下降53.5%和50.4%。
10月汽車銷售情況
2、最后兩月能否迎來搶裝高潮?
由于疫情的影響,上半年燃料電池汽車市場表現不如人意。在4月份明確“以獎代補”政策方向后,企業與地方政府都在等待具體政策出臺,針對具體政策條款進行
補貼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同樣如此。根據歷年經驗,汽車補貼往往附帶技術、運營等方面的要求,同時對汽車種類也有限制。以純電動汽為例,補貼政策對電池能量密度、汽車續航里程等方面提出要求,而且不補貼重卡、工程車輛。此前工信部目錄大量出現功率為30KW的燃料電池汽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補貼政策對于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要求是“系統功率不低于30KW”。
在今年4月,政府明確將推出“以獎代補”的政策,但相關細節尚未公布。在技術要求、運營要求、補貼車型不明確的情況下,企業與地方政府自然傾向選擇等待,在具體政策出臺后再做行動,市場銷量不佳可以理解。相信在政策出臺后,燃料電池產銷將迎來一個高潮。
另一方面,根據流出的方案文件,申報試點的城市需要有一定數量的在運營燃料電池汽車,申報成功后同樣需要在一定時間內推廣一定數量的汽車。
目前在運營車輛指標方面,不少有申報意愿的城市尚未達標,如已經明確提出申報試點城市的南京、廣州等。在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政策正式推出之后,業內推測各地將根據文件快速補足相關申報條件,對于燃料電池銷售市場是一個利好。考慮到訂單交付周期,年底將再次迎來集中交付的盛況,而且“搶交付”現象將比往年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