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氫車戰場硝煙四起
來源: 高工氫電 2021-01-26
有明確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有豐富的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場景,有整個山東示范城市群作為依托,青島龐大的氫車市場即將崛起。這吸引了眾多勢力在此地深入布局,既包括本地投資機構及國有企業,也包括外來的上市公司、燃料電池實力派及新銳勢力。
“群狼”爭奪戰打響
由李滄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下稱“李滄區國有資產”)100%控股的青島國際院士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國際院士港”)是目前青島氫能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其一方面聯合本地投資機構,間接參股了海卓動力(青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海卓科技”);另一方面聯合雄韜氫雄,間接參股了青島國際院士港氫雄燃料電池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國際院士港氫雄”)。海卓科技及青島國際院士港氫雄在青島氫車市場受益匪淺。
海卓科技股權關系圖
青島國際院士港氫雄股權關系圖
公開消息顯示,青島國際院士港已購置200臺燃料電池自卸汽車。這批車輛是從南京金龍客車的特約經銷商青島開沃重工有限公司處購買,均價167萬元/輛,由海卓科技配套燃料電池;近期青島國際院士港氫雄與青島德先簽訂了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意向協議。預計2021年,青島國際院士港氫雄提供52-135kW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不少于500臺,采購金額不低于3億元。
角逐青島氫能發展紅利的另一大勢力是美錦能源。美錦能源選擇聯手青島西海岸區政府展開了“交鑰匙工程”的布局,從興建覆蓋全產業鏈的氫能產業園,到投運氫能公交、建設加氫站及網絡運營平臺,全力打造青島本土氫能汽車體系及氫能產業高地。目前美錦能源已經完成青島整車項目的落地和橋頭堡加氫站的投建,氫能公交示范線也具備了正式投運能力。
這批即將投運的氫能公交共有50輛,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示范運行,標志著青島正式進入氫燃料電池客車商業示范運行之列。下一步,青島市交通集團、西海岸真情巴士、青島美錦新能源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將聯合打造公交車示范運行平臺,以公交車示范運行線為發力點,統籌規劃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管理,連接成區域化的氫燃料電池公交網絡;加快城市公交、市政、郵政等公共領域燃油車的淘汰速度,推動各級政府及公共機構逐步加大燃料電池汽車采購規模,提高燃料電池車輛在機場、港口、旅游景區的投放比例。
在加氫站及運營平臺配套方面,美錦將在青島市陸續建設25座加氫站(含油氫汽電合建站),并搭建氫氣制取、儲運和加氫服務的網絡體系運營平臺,為青島及周邊城市提供氣源。該網絡將根據青島市加氫站設施發展規劃與市場需求逐步建設實施。
除了上述勢力之外,2021年1月,明天氫能北方研究中心及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基地項目簽約落地青島即墨汽車產業新城。該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將作為明天氫能的北方總部,依托明天氫能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結合青島的城市產業基礎與應用場景,進行全產業鏈的研發生產,包括且不限于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的研發、系統集成、組裝、裝車調試、示范運營和服務。
項目簽約后,將率先啟動大型燃料電池車輛在青島的示范應用,啟動加氫站的選址、規劃設計和建設,下一步還將拓展熱電聯供、港口機械、軌道交通、船舶等領域的應用研發、改裝和銷售業務。可見明天氫能已對青島燃料電池應用市場“摩拳擦掌”。
公開消息還顯示,其他國內知名燃料電池企業的產品已經應用于青島各類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場景,比如青島國際院士港購置了由重塑科技配套的20臺燃料電池冷藏車,由清能股份配套的江蘇奧新16臺氫能重卡交付青島前灣港,由上海航天八院811所提供的燃料電池系統為青島港口軌道吊設備提供電力等。
“東方氫島”的魅力
事實上,瞄準青島氫車市場的遠不止上述企業,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敘述。青島氫車市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源于其在山東省級氫能產業規劃的帶動下,彰顯了打造“東方氫島”的決心與信心。
2018年,發布《山東省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8-2025年)》、《山東省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強化對氫能產業的規劃引領。2020年6月,國內率先發布首個省級氫能產業系統性政府指導文件《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
2020年12月,青島正式發布《青島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明確提出青島將圍繞建設國家氫能與燃料電池示范區逐步實現“東方氫島”的總體發展目標。這是山東省第一個正式印發的市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也是青島市今后一段時期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規劃》不僅從技術研發、供應體系、推廣應用和產業規模等4大類具體指標出發,分階段制定了2022年、2025年、2030年的預期發展目標,增強發展的指導性,還對“東方氫島”進行了全面的空間布局,實施“三區”協同發展,共同繪就青島氫能發展藍圖。
具體目標方面,到2030年,建成加氫站50座以上;投入運營30條以上氫燃料電池汽車公交專線,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達到8000輛;建成燃料電池軌道列車線2條以上;氫氣年消費量超過3億標準立方,培育超過20家規模以上氫能相關企業,5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氫能相關企業,氫能產業年產值達到500億元。
在空間布局方面,謀劃實施“三區”協同發展:一是南部氫能創新發展實驗區。依托董家口化工園區的氫氣資源稟賦和化工產業基礎,在推動青島氫能創新發展方面先行先試;二是中部氫能技術創新核心區。依托青島國際院士港、西海岸新區高校圈等建立人才引進新模式,吸引氫能領域專家、學者、產業技術人才加盟,構筑人才使用新格局;三是北部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聚集區。依托青島(即墨)汽車產業新城和萊西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燃料電池汽車和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企業。
有基礎、有場景、有路徑,一幅綠意濃厚的“東方氫島”的未來圖景正在徐徐展開。與此同時,青島政府對于產業鏈企業秉持歡迎開放的態度,這也是眾多企業選擇落戶此地的重要原因。
“青島開放的應用場景和優質的營商環境,是明天氫能選擇青島作為北方總部的原因。”明天氫能董事長王朝云坦率表示,在明天氫能落地青島的過程中,市發展改革委和即墨區政府都給予了各方面的支持。青島的產業環境加上明天氫能的基礎優勢,形成了技術、人才、資金、市場、政策要素齊全的創業生態,明天氫能將攜手青島完善城市氫能產業鏈體系,拓展北方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