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臺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在中車大同下線
來源: 氫能聯盟CHA 2021-01-28
1月27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臺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在中國中車大同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成功下線,這標志著我國氫能利用技術取得關鍵突破,中國鐵路機車裝備駛入全球氫能技術高地。
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于2020年立項,被列為山西省和中國中車重大科研專項。該機車采用動力蓄電池+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混合動力方式實現供電,并能對制動能量進行回收利用,實現了機車的綠色及節能運行。
機車設計時速達到每小時80公里,滿載氫氣可單機連續運行24.5小時,平直道最大牽引載重超過5000噸。在不用改變任何鐵路基礎線路條件下,機車可在各類機務段、車輛段、編組站以及大型工廠、礦山、港口等場所執行運轉、調車、救援等多用途任務。
由于沒有任何污染物的排放,也不用重新架設取電網,相較傳統燃油和電力機車,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在相對密閉的地鐵、隧道、礦山等環境下使用優勢更加明顯,應用和維護成本也更低。
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對氫燃料的合理利用是世界各國競相研究的重要科技高地。目前,氫燃料在我國已成功實現了在航天、汽車、城市有軌電車等領域的應用。此次下線的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是我國氫能源在鐵路機車領域產業化應用的最新成果,有力助推我國鐵路裝備進入全球氫能應用“俱樂部”。
中國的氫動力列車幾乎與世界同時“發車”。2019年,中國鐵路營運里程13.9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3.5萬公里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中國已成功實現商業化燃料電池機車和混合動力機車的研發以及全球首列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的投用。
2016年4月,世界首列商用型燃料電池/超級電容混合動力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在中車唐山公司下線。
中國中車是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技術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2020年12月,中車氫能公司燃料電池電堆及動力系統中試線建成投產,中試線占地2000平方米,年產能為1800套電堆及系統,整線設計具有堆疊精度高、產品兼容性強、設備模塊化程度高和工藝調整便捷度高等優點。產線配套有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系統的全套測試能力,能夠有力支持電堆及系統產品工藝研發需求,滿足小批量中試生產需要。
同年8月,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拿到400套氫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部件訂單。而這,是因中車電動已成功研發的SiC(碳化硅)大功率燃料電池DC/DC變換器,這也是國內首個商業化應用的同類型產品,為氫能汽車燃料電池DC/DC變換器帶來革命性的創新。
與發布會同期舉行的還有大同市綠色能源供應體系研討會,圍繞大同市氫能與能源轉型、綠色交通展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