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將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
來源:澎湃新聞 2021-03-31
中國石化3月28日發布的2020年度業績報告顯示,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實現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2.11萬億元;股東應占利潤330.96億元,每股盈利0.273元。盡管上述凈利較2019年同比下滑逾四成,但在2020年國際油價歷史性暴跌、市場需求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國石化去年的盈利水平領跑全球主要一體化石油石化企業。
幾大國際石油公司中,埃克森美孚、殼牌和bp去年全年的虧損額均超過200億美元,其他公司的虧損額也大多超過50億美元。與之相比,國內“三桶油”的業績隨經濟復蘇而迅速恢復元氣,在經歷去年一季度的大跌后,自二季度開始出現回升。根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近日披露的財報,去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90.06億元和249.6億元。
在2020年度業績電話會上,中國石化董事長張玉卓宣布,公司將以凈零排放為終極目標,推進化石能源潔凈化、潔凈能源規模化、生產過程低碳化,確保在國家碳達峰目標(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達峰,力爭比國家目標提前10年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張玉卓表示,中國石化把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方向,“十四五”期間將規劃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將優化提升油品銷售網絡,加快打造“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服務商;大力發展可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烴、高端合成橡膠,在新材料發展方面實現大突破。同時,將積極加快推進低碳化進程。
從產氫環節來看,中國石化是國內最大氫氣生產企業,年產氫氣350萬噸。張玉卓強調稱,中國石化將把氫能全產業鏈作為戰略產業往前推進。當前經濟性最好的還是工業副產氫。藍氫,即搭配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利用技術的化石能源制氫,仍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但中國石化也在積極布局綠氫,也就是可再生能源制氫。
他介紹道,中國石化的氫能發展路線圖是先充分利用現有煉化企業的副產氫,同時正在關注光伏發電、風電等低成本發電形式的電解水制氫。未來五年內,中國石化將在副產氫基礎上引入綠氫,加快氫源由藍向綠轉變。在氫的儲運環節,“這部分成本變化最大,是決定氫作為能源可在多長時間內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的關鍵,中國石化在這方面已經有一些實踐,但還需要進一步布局。”
張玉卓認為,氫的終端分配是中國石化最有優勢的環節,因其在全國擁有超過3萬座加油站。今年內,中國石化將力爭建成100座加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