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方案 看京津冀氫能如何協同聯動?
來源:氫智會 2021-04-16
2021年4月8日,《北京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北京氫能方案)正式公布。氫能產業鏈的人都知道,這是“氫燃料‘十城千輛’城市群”最終方案公布之前,最后一個(已)入選城市群的最新產業發展思路和方向。
免不了有人會對比之前公布的《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2020-2025 年)》(以下簡稱北京氫燃料汽車規劃或前者,北京氫能方案則按時間順序為后者),其實二者之間是有明顯差別的。
01從標題看,前者關鍵詞為“氫燃料汽車”,本次方案的關鍵詞是“氫能”
02對比兩個規劃方案內容,最明顯的差別首先在于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氫能產業鏈的重視程度
《北京氫能發展方案》共提到京津冀30處,而《北京氫燃料汽車規劃》提到京津冀只有14次。特別是關于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的描述,北京氫燃料汽車規劃并未提及京津冀,而后者的目標明確覆蓋了京津冀。具體如下:
表2
表3
03在總體思路方面的表述,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也有不同
表4
04在產業布局方面的表述,更是有所不同
表5
05在重點任務方面,對比更是明顯
表6
06除了上面說的這四點,《北京氫能方案》對京津冀的分工和定位也做了詳細解釋
表7
綜述:
通過以上7張表格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首都對京津冀氫能產業協同的思路日漸清晰,站位已然放大:以推動京津冀氫能產業協同發展為主線,合力構建氫能全產業鏈,形成氫能低碳化、規模化生產與應用,打造“全球領先、國內一流、區域協同、輻射發展”的氫能產業創新高地,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城市群。以冬奧會、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等應用場景為引領,以跨區域氫能貨運示范專線為牽引,結合三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協同布局氫能供應及燃料電池應用全產業鏈,加快多領域示范推廣應用,帶動全產業鏈技術進步與產業規模化、商業化發展,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互利共贏的產業協同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