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鋼集團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
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中鋼集團南京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于4月13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與中鋼集團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簽訂《“氫燃料電池石墨雙極板材料”項目合作協議》。
雙方約定就“氫燃料電池石墨雙極板材料”產品技術的開發、工業化產品的設計、工業化應用示范工程的建立、相關市場的調研和開拓及組建產業化經營實體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開展合作。

該項目的前期費用由南京研究院承擔,前期擬投入800萬元。在設立公司制的新型研發機構后,新設公司股權比例為南京研究院持股比例不低于60%,中鋼新型不高于40%。
中鋼集團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是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直屬國有獨資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其前身為成立于1958年的上海炭素廠。
在燃料電池雙極板領域,中鋼新型生產的石墨基材浸漬酚醛樹脂固化后,經機械加工成雙極板產品,在其用戶處通過初步測試。
產品典型性能:體積密度為1.9g/cm3,電阻率為10μΩm,抗折強度為70MPa,肖氏硬度為80HSD。
鋼鐵企業發展氫能的優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曾表示,冶金行業和氣體接觸密切,工業基礎扎實,是開啟氫能社會的重要載體。
據鞍鋼集團相關人士介紹,鋼廠制備氫氣的成本非常低,對鋼廠來說,不僅可以發展氫能,還可以同時發展低碳冶金技術,降低碳排放。
事實上,冶金行業和氫氣接觸密切,工業基礎扎實,生產鋼鐵產品時產生的副產煤氣是制氫的優質原料氣,再利用PSA技術可以提純出高純度符合氫能產業利用的氫氣品質。
氫能幫助鋼鐵企業節能減排、延伸業務、完成轉型;鋼鐵企業為氫能提供了更多的落地應用;并且,“氫氣煉鋼”被認為是鋼鐵工業減排的最佳路徑之一。
那么,除中國中鋼集團之外,還有哪些鋼鐵企業布局氫能產業呢?能鏈經過收集整理,為大家介紹國內主要的鋼鐵企業。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
2006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原鋼鐵研究總院(創建于1952年)更名為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創建于1973年)并入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公司。
2018年7月19日,中國鋼研與常州市政府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氫燃料汽車產業強市及中國氫能利用標桿城市。
雙方就共同促進氫能利用產業發展再次開展戰略合作,計劃通過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的方式,在常州高新區投資建立包括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電堆、制氫加氫及儲運基礎設施的完整氫燃料電池產業及應用生態鏈。
另外,中國鋼研旗下安泰科技的金屬雙極板已向加拿大著名燃料電池企業供貨,安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泰環境的氣體擴散層已經量產,并穩定供應給加拿大普拉格能源公司。
據相關人士介紹,安泰科技不僅在燃料電池雙極板上有所布局,其電堆及其它關鍵材料目前也正在積極研發中。
河鋼集團
河鋼集團是由我國兩大鋼鐵集團:唐鋼集團、邯鋼集團聯合組建而成的國內特大型鋼鐵集團,總資產2638億元,年產鋼4024萬噸。
目前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的河鋼集團將氫能利用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介入制氫、儲運、加氫等氫能利用領域。
通過工業副產氣如焦爐煤氣制氫,河鋼集團2017年焦爐煤氣產量達33萬Nm3/h,按氫氣含量55%計算,約年產16億Nm3氫氣,是全球最大氣體公司法液空產氫量的七分之一,生產的氫氣純度可達到99.999%。
此外,河鋼集團還具備發展氫能的合格氣源和廣闊的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平臺,可以為氫能產業提供全程的人才、技術支持和裝備材料保障。
2019年3月21日,河鋼集團與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中國鋼研、東北大學在北京簽訂合作協議,組建“氫能技術與產業創新中心”,共同推進氫能技術創新與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氫能應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干中央企業,是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
3月8日,寶武集團、中核集團與清華大學等國內主要相關單位,進行核能制氫與氫能冶金相結合的合作。
江蘇沙鋼集團
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即江蘇沙鋼集團,是江蘇省重點企業集團、國家特大型工業企業。
據能鏈了解,江蘇沙鋼集團2017年制氫產值達650萬元,氫氣產能1400噸,其生產氫氣純度達99.999%。
另外,據業內人士表示,鞍鋼集團、攀鋼集團也進入了氫能產業。
(來源:能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