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市下行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逆勢上行,有關新能源汽車的一系列爭議日漸熱鬧,哪一種方式將主導市場也成為業界爭議的焦點其中,氫燃料汽車作為污染較低、不損害環境、電池壽命較長等特點備受關注,此前,中科院歐陽明高院士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氫燃料電池更適合替代使用柴油的長途運輸車輛以及客車領域,鋰離子電池更適合于乘用車領域。
作為老牌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佛吉亞發力綠色減排及清潔動力,將原有的排放控制技術系統進行產業優化和升級,并新設綠動智行系統。
上海車展期間,佛吉亞綠動智行中國區總裁江永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氫燃料的“零排放”最符合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及初衷,因此雖然氫燃料汽車在普及過程中難關重重,但仍將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方案,并認為中國將主導氫燃料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在加強針對傳統燃油汽車的排放標準,推出符合、甚至超過發達國家的排放標準,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改變思路,從量變向質變轉變;我們認為,對于一家具有技術積淀,并在系統整合層面擁有專長的零部件企業來講,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鼓舞的事情。“江永瑋談到。
江永瑋認為,作為一家具有超前意識的成熟的零部件供應商,不僅應當局限在傳統內燃機的減排層面,更應當關注并引領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作為真正的“零排放”解決方案,佛吉亞從很早開始便在氫燃料做出布局。
在本屆車展,佛吉亞綠動智行重點展示了運用燃料電池系統的零排放出行解決方案,該套方案涵蓋從電池堆、儲氫罐,小到泵類、閥門的全套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方案,而通過系統化、專業化的運作模式,也將有效降低主機廠引入燃料電池系統的門檻和成本。
江永瑋認為,氫能作為未來能源體系的關鍵一環,且相比于化石燃料幾乎不會枯竭,燃料電池技術將在未來的十到十五年內日益凸顯其在混合動力系統中的重要性。
但燃料電池是一個巨大、復雜且全新的系統,在新技術成長及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由多方參與及相互合作,佛吉亞也希望和合作伙伴、研發機構、政府機關和其他工業生態鏈上的企業一道,通力合作,實現從制氫、儲氫到加工、應用的全方位產業發展。
據佛吉亞2018財年財報顯示,佛吉亞在中國的銷售額約為30億歐元,占全球銷售額的14%,并相繼與東風、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制造商組建多家合資公司,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佛吉亞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因此將佛吉亞的未來產業提前布局中國,也成為可預料的事情。
在中國市場,佛吉亞已經著手準備相關布局,據江永瑋介紹,目前中國的主機廠對于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需求非常旺盛,并已經和多家主機廠及相關行業企業簽署研發的關聯協議;因此相信中國在氫燃料層面也會如電動化一般,走在全球行業的前列,為此佛吉亞在中國擁有研發團隊,其規模仍在不斷擴大。
日前,佛吉亞與米其林集團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建立全新的合資公司,整合雙方的燃料電池業務,使合資公司短期內即有能力為輕型車、卡車等提供一系列氫燃料電池系統。
此外,佛吉亞已贏得為韓國首爾2萬輛巴士及商用車輛裝配Amminex公司固態氨存儲與輸送系統的合同,這是該技術在歐洲進行巴士改裝測試后的首次規模化應用。

在剛結束的佛吉亞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弗吉亞也展出了自己的燃料電池相關技術。
高壓儲氫系統: 佛吉亞正攜手Stelia航天復合材料公司合作開發輕量化、經濟型的燃料電池高壓儲氫罐(350bar和700bar),充分借鑒Stelia 公司30年來為航空業提供高壓儲氫罐的經驗。
佛吉亞還投資了Ad-Venta公司,后者專門生產能夠提升氫儲存能效及安全性的壓力閥。通過該投資,佛吉亞將高壓氫氣管理前沿技術與汽車系統集成方面的專長相結合,研發出一款優化的緊湊型閥門,可一個步驟將壓力從700巴降低至10巴以輸送至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堆:佛吉亞還與法國原子能和可替代能源委員會(CEA)展開合作。CEA在燃料電池堆和雙極板等關鍵部件領域有著二十多年的研究及專業儲備, 對于提升燃料電池堆的效率來說至關重要,該合作將使佛吉亞受益良多。
結合佛吉亞自身在流動力學和催化劑領域的專長,集團將研發、量產出能夠滿足汽車行業期許的高性能燃料電池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