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擬2030年實現氫能商業化
來源:聯合早報 2023-04-06
日本政府要在2030年實現氫能源技術商業化,同時未來15年投資15萬億日元(約1499億新元),以推動日本企業在氫能源技術領域投資更多。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星期二(4月4日)在首相官邸召開可再生能源與氫等相關內閣成員會議。岸田提出將修改2017年制定的“氫能基本戰略”。
岸田在會議上說:“為應對可再生能源和氫能領域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有必要加快相關投資,推進我們的脫碳計劃?!?/p>
根據氫能基本戰略的修改大綱,日本力爭在2030年前后實現氫能源技術商業化,同時推高氫能源產量。目前,日本每年供應約200萬噸氫,新目標是2040年將氫能源產量提高到1200萬噸。
日本當局也將集資15萬億日元,支持打造氫基地,以及建設電解制氫所需的水電解槽設施。
日本政府也希望將氫能源技術推廣到國際。岸田說:“將加快構建與澳大利亞、中東、亞洲國家合作的國際供應鏈,并加速使基礎設施整備落到實處?!?/p>
在全球首20個擁有最多氫能專利的機構當中,日本企業和機構占了八個,豐田汽車排在首位。此外,松下、京瓷等也掌握了相關技術的專利。日本當局若能主導氫能的供應鏈建設,就能以低價格來推進氫能源商業化。
此外,日本當局也希望在“清潔氫能”的全球標準制定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日本從1980年代開始探索氫作為下一代能源。日本官方2008年主導研發氫能源汽車,汽車業龍頭老大豐田2014年推出世界第一款氫燃料量產車。2017年,日本制定“氫基本戰略”,日企也積極爭取氫能源專利。目前,日本在使用氫能源的運輸技術上已走在世界前列,例如川崎重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艘使用液態氫的運輸船。
氫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被視為終極環保能源,受到各方期待?!度战浶侣劇芬鰢H氫能委員會的預測指出,氫能源的全球市場規模2050年可達2.5萬億美元(約3.3萬億新元)。氫能全球市場規模目前為1000多億美元。
日本新能源戰略也主張推動設備國產化。目前,日本常規太陽能電池板多數在中國生產。日本當局希望下一代電池板以國內生產為主,減少對中國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