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氫東送”項目強勢啟動,氫能重卡產業迎發展“黃金周期”
來源:覽富財經網 2023-04-28
作為我國油氣網絡建設的重要工程,西氫東送管道項目近日正式啟動。這是我國第一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純氫輸送管道,在滿足京津冀地區用氫需求的同時,也將全面推動綠氫產業的規模化發展。事實上,近年來隨著綠氫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包括京津冀在內的全國多個區域,氫能在交通領域已經得到深度應用。憑借著低成本和綠色環保優勢,氫能重卡的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特別是隨著西氫東送管道項目持續推進,預計到2030年,整個管道輸氫產業鏈年產值將高達1800億元,這也讓氫能重卡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黃金周期。
我國氫能重卡產業正向商業化運營階段邁進
和使用其它能源的車輛相比,氫能重卡具有運輸路線相對固定、載重量大、行駛里程長、清潔環保的優勢,符合商業化應用的需求。具體來說,由于運輸路線相對固定,相關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更為明確,可以極大節省成本。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港口等區域,僅需配備少量加氫站就能滿足持久運營。另一方面,除了加注速度快(一般僅需5-10分鐘,純電重卡則需充電3-5小時),運營效率高之外,氫能重卡的里程普遍在400公里以上,最高可達上千公里,更適用于長距離交通運輸。
更為重要的是,和燃油車型相比,氫能重卡無污染、零排放的優勢非常明顯。在整個過程中,氫能重卡僅僅會產出水,并不會排放有害氧化物,因此也符合當下的低碳環保需求。要知道,汽車是碳排放大戶,而重卡更是其中的重災區。隨著“雙碳”戰略成為全球共識,使用氫燃料電池也成為“碳中和”的明智之選。尤其是在我國,雖然鐵路交通建設高歌猛進,但公路運輸依然無法被徹底取代。在點對點運輸中,公路依然是運力保障所不可或缺的。以氫能重卡作為公路運輸的主體,可以全面彌補重卡在環保方面的短板。
從氫能重卡產業的發展進程來看,美國與日、韓兩國最早布局市場。其中,首款安裝氫燃料電池的概念型電動卡車,就是由美國尼古拉汽車公司于2016年發布的。此后,包括豐田、現代等知名車企也紛紛跟進,推出了氫燃料重卡。我國在該領域的自主研發并不算太晚。2017年,中國重汽就正式推出首款氫燃料港口牽引車。此后,包括解放、東風、紅巖等知名卡車企業在內,紛紛推出氫燃料重卡產品。
近年來,隨著國家全面推進“雙碳”戰略,大力支持綠色能源產業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氫能重卡賽道,其中一些企業已經實現了量產。總體來說,雖然我國本土企業在一些核心技術領域還存在短板,但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國產化進程正全面加速。尤其是隨著北京等多地陸續布局氫能示范項目,氫能重卡的市場滲透率正穩步提升,市場也向初級商業化階段全面邁進。按照中國工程院的評估,預計在5-10年內,以氫能重卡為代表的燃料電池重卡將逐步替代傳統燃油車,真正迎來規模化、商業化運營。
降本提效將推動氫能重卡大規模應用
縱觀近年來氫能重卡產業在我國的發展進程不難看出,包括“西氫東送”在內,一系列國家戰略項目和重磅政策,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特別是在2022年,隨著《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正式發布,氫能也成為我國能源戰略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已經超1.2萬輛,加氫站超300座,產業規模穩居世界前列。
在基礎配套建設方面,包括跨省氫能重卡道路規劃、加氫站建設、維修養護中心建設、制氫企業建設等各個環節,我國都有明確的戰略規劃,相關建設也在全速推進。特別是隨著京津冀等五大示范城市群的確立,為推動氫能重卡在地方推廣應用起到了關鍵助推作用。隨著基建環節更為完善,未來氫能重卡的效能也將全面提升。數據顯示,目前5000瓦氫燃料電池純氫發電效率為56%,未來這個指標可以達到95%以上。
從長遠來看,影響氫能重卡產業發展的根本因素還是在于成本。而在這一方面,我國自上而下推進的降本提效工作正在不斷取得新成果。首先來說,氫能在價格成本方面與柴油基本持平(市場價在27元/公斤左右)。自2020年開始,中央政府通過以獎代補政策鼓勵企業購置氫能重卡,再加上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獎勵政策,這就進一步拉低了氫能重卡的購置成本。數據顯示,市場原價135萬元的氫能重卡,疊加各級補貼之后,用戶的購車價格僅有35萬元左右,購置成本基本能和柴油車持平。運行的成本更是要比柴油車低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核心技術的不斷發展,燃料電池、儲能系統等環節的成本也在逐步下降。目前,氫燃料電池車、純電車、燃油車百公里綜合成本分別為924元、441元、528元。而按照灼識咨詢評估推算,預計到2030年,三大車型的百公里綜合成本將分別為445元、405元和538元。這也意味著,未來氫能重卡的全周期使用成本還有更大的下降空間,有更廣闊的推廣市場。
氫能重卡領域已涌現出實力強勁品牌
經過數年發展,我國氫能重卡產業鏈已經基本完善。其中,在汽車廠商領域,以老牌大廠牽頭,氫能重卡賽道已經涌現出一批實力強勁的龍頭企業。
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重汽(000951.SZ)是我國重型汽車工業的搖籃。企業擁有我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產品出口1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多年保持全國重卡行業出口首位。在氫能重卡領域,中國重汽已經持續布局多年。其中,企業旗下黃河、汕德卡、豪沃等多平臺都已先后推出氫燃料電池車型。去年6月,中國重汽還與濰柴聯合發布全國首輛商業化氫內燃機重卡,這也是中國重汽全新一代黃河品牌高端重卡。據悉,它的有效熱效率達41.8%,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未來將在港口、城市、電廠、鋼廠、工業園區等多個領域實現商業化推廣。
長城汽車(601633.SH)作為我國國產汽車行業知名品牌,旗下產品已出口到17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長城汽車在全球持續設立研發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全工藝整車生產基地。圍繞著“綠智潮玩嗨世界”的核心理念,企業開始向綠色低碳賽道重點發力。尤其是在氫能重卡領域,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及3月份,長城汽車長征氫能重卡的銷量在行業內排名第一。4月份,長城汽車旗下如果科技正式發布新車型液氫重卡。據悉,這款新車型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續航突破1000公里,可解決新能源重卡運距焦慮,未來將在長途運輸中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