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爭奪”氫能企業
來源:原創 2023-07-10
歐洲領導人已經投入數百億美元來促進氫能生產,這種清潔燃料被認為將創造就業機會并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甚至會是解決未來人類碳中和及能源問題的終極方案。
但現在,大量的企業、技術、人員、投資、工作崗位將會流向美國。
美國《緩解通脹法案》中的清潔能源補貼措施剛剛促使一家挪威制造商選擇密歇根州而不是歐洲,作為一個近5億美元的工廠的建設地點。
5月4日,汽車行業巨頭通用公司的合作伙伴——挪威NEL氫能公司宣布將在美國密歇根州建立自動化電解槽超級工廠,該項目投資額為4億美元。NEL是全球最大的氫能電解槽生產公司之一,同時掌握加氫站設備制造能力。NEL的密歇根新工廠將在建成后具備每年提供4GW堿性PEM電解槽產能設備的能力。
參與歐洲氫能項目的人士表示,其他總部位于歐洲的公司也被誘惑著效仿此舉。氫能正在成為跨大西洋綠色能源貿易爭奪戰的最新焦點。
被激怒的歐洲人
“決定選擇美國并非只有(補貼)一個驅動因素。”Nel首席執行官H?kon Volldal在接受采訪時指出。
H?kon Volldal認為,在美國建廠可以同時滿足享受(《緩解通脹法案》帶來的)補貼、靠近市場、接近合作伙伴(美國汽車公司通用汽車)等優惠條件。此外,密歇根州也表示將會為清潔能源技術的落地生產提供資金。
“IRA(《緩解通脹法案》)帶來的刺激是巨大的,其中所涉及到的金額超過4000億美元。”Volldal說,“除此之外,還有可再生能源的補貼等等。與美國相比,歐洲的(補貼or資金支持)規模相形見絀。”
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
全球氫能行業去年的總產值超過1550億美元。歐盟計劃到2030年每年生產和進口2000萬噸可再生氫。支持者表示,這將有助于取代天然氣,推動交通和發電領域脫碳。
然而,如今美國把目光投向了氫能,希望在制備氫氣的關鍵設備——電解裝置方面超越歐洲。IRA為綠氫帶來了每千克3美元的補貼,并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數千億美元的貸款和其他激勵措施,以投入該行業。
“一年前,歐盟顯然是黃杉領騎手。”Volldal提到了環法自行車賽中最快速騎手穿的服裝。“現在,黃杉在美國手中。”
Jorgo·Chatzimarkakis對這一判斷表示贊同。作為Hydrogen Europe的首席執行官,他是歐洲大陸最有影響力的政策游說者之一,幫助氫能行業爭取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補貼。
“在歐盟,我們有一個非常健全的框架,但卻未能吸引自己的公司,因為一切都太復雜了。”他說,“我們有雄心勃勃的目標,但我們卻沒有簡單高效的激勵機制來鼓勵企業。”
“歐洲人正在以他們典型的官僚方式,扼殺氫能的機遇和未來。”Chatzimarkakis如是說。
Chatzimarkakis甚至用蜣螂來舉例美歐之間的氫能競爭。“蜣螂會花費數小時將糞球滾起來以吸引雌性。但有一些非常聰明的蜣螂只是坐在一旁觀察,看著其他人辛辛苦苦地工作。然后它們突然闖入,奪走糞球,帶走雌性,贏得一切。這就是喬·拜登和美國政府正在做的事情。”
密歇根的補貼
密歇根州希望鞏固其作為氫能產業發展地的聲譽,更希望美國能源部將其指定為該國四個氫能發展中心之一。這將使其有資格獲得更多的聯邦撥款。
吸引Nel是一個重要的勝利。該公司是歐洲最大的氫氣電解裝置制造商之一,其在密歇根州的超大型工廠將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解槽生產基地之一。
密歇根州民主黨眾議員黛比·丁格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氫能是未來的燃料之一。”丁格爾與密歇根州州長格雷琴·惠特默合作吸引綠色投資。“我們希望在這里引入各種不同的化石能源替代技術。”
密歇根州民主黨眾議員黛比·丁格爾
白宮花費了數月時間回應美歐之間在能源政策沖突和區域性保護主義上的批評。對于“美國從歐洲搶奪產業和工作機會”的說法,美國政府反駁說,通過向市場注入美國政府資金,增加了大西洋兩岸企業取得成功的機會。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脹減緩法案》(IRA)對美國及我們的伙伴和盟友都有益處,有助于全球清潔能源領域的進展,并為我們的伙伴提供了重要機遇。我們繼續傾聽伙伴的觀點……并將IRA轉化為經濟增長和伙伴關系的源泉。”
事實是,美歐之間在氫能方面的競爭實際上已經展開,并且會愈演愈烈。一位匿名發言人公開談論時承認,密歇根州和美國的其他州正在成為有吸引力的地方。
該官員是歐盟委員會一位密切參與歐盟氫能產業激勵政策的高級官員。他說:“《緩解通脹法案》擁有一項我們沒有的工具——稅收抵免。”
這位官員補充說,在歐洲,企業必須經過一個“招標過程”,政府機構根據公司的提案評估其價值,在這之后,國家和歐盟層面的資金分才會別提供給不同項目。
但要獲得美國的補貼,“他們只需要滿足一定的要求就可以。簡單的過程對企業來說極具吸引力。”
歐盟希望氫銀行能夠刺激更多企業投資
然而,這位官員堅稱歐盟目前并不擔心就業機會流失到美國。
歐盟正在為其氫銀行計劃下的試點拍賣提供8億歐元的資金,以幫助補貼氫氣生產,同時還存在一系列其他激勵措施來激勵該行業。該官員表示:“更多的計劃正在籌劃中,如果市場在這里,企業就還會在這里。”
美國優先
Shearman and Sterling律師事務所可再生能源交易全球負責人Mona·Dajani表示,《緩解通脹法案》通過后,來自歐洲、亞洲和中東國家的企業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美國投資清潔能源項目。
她在一次采訪中表示:“美國現在正在引領整體清潔技術投資”。這一判斷與Nel首席執行官的評估相呼應。她同時表示,顯而易見的是,“并不是每個人都對此感到滿意”。
Dajani提到歐洲領導人時說:“在清潔技術革命中,他們決心在某些領域取得領先地位。他們現在在氫能方面遙遙領先。問題是,歸根結底,美國正在向在美投資的公司提供大規模的補貼。這些補貼刺激了企業對美國的投資,這將對在歐洲的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Nel只是未來眾多潛在案例中的一個。”休斯頓未來中心首席執行官Brett·Perlman表示,該中心致力于使光照資源豐富的墨西哥灣沿岸城市成為綠色氫能生產的中心。
他說:“《緩解通脹法案》提高了歐洲加強自身能源轉型雄心的門檻。也就意味著它產生了這樣的效果:美國刺激了歐洲。”
西門子在德國的氫能項目
然而,喬治梅森大學公共政策教授大衛·哈特認為,現在的格局對整個行業來說是有益的。“美國和歐洲之間存在清潔能源投資的競爭。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一個爭奪產業發展底線的競賽,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爭奪產業發展上限的競賽。”
他解釋說,氫不像化石能源那樣易于運輸,因此美國在成為未來出口國方面的優勢有限。這意味著歐洲依然有很多的機會發展本土氫能產業鏈。
總部位于休斯頓的雷蒙德·詹姆斯投資銀行的董事總經理和股票研究分析師帕維爾·莫爾查諾夫堅稱,歐盟抱怨美國通過提供比歐盟更大的激勵措施來奪走氫能行業的說法是“廢話”。“如果歐洲各國政府想要更多綠色氫氣,就多拿支票出來。”
這對于開創了這個行業、并且還處于領先地位的歐洲來說,公平么?
Chatzimarkakis說:“作為歐洲人,我們開始了這個行業,這是我們辛勤工作的結果。”
(本文編譯自POLIT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