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氫能源地鐵施工作業車下線
來源:原創 2023-07-21
7月18日,國內首臺氫能源地鐵施工作業車在湖北襄陽正式下線。
該車采用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混合動力系統,設計時速80公里,一次加氫30分鐘,即可連續運行32小時。作業時不用架設取電網,沒有廢氣和噪音,可廣泛應用在地鐵、隧道、礦山等作業領域。與傳統燃油作業車相比,全生命周期可累計減少碳排放225噸。
本次下線的氫能源地鐵施工作業車,采用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源,具有綠色、智能、高效、可靠等優勢,必將助力中鐵武漢電氣化局搶占氫能軌道交通發展“新賽道”,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也將為襄陽市打造中部地區重要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基地提供有力支撐、注入強勁動力。
湖北氫能發展情況
本次下線的氫能源地鐵并非湖北省在氫能方面的首次創舉,近年來,湖北省憑借一批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氫能企業在制儲氫以及下游整車生產、氫能檢測設備等方面進行了全產業鏈布局。
湖北省布局氫能較早,歷史久遠,不僅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有企業推廣氫能應用,并且有傳統汽車產業鏈做配套,更有高校參與氫能相關技術研發,人才儲備殷實,有力支持湖北氫能可持續發展。
早在2018年6月,三環集團曾就聯手氫陽能源、金凰實業,聯合研制出世界首臺常溫常壓液體有機儲氫燃料電池物流車——“氫卡”。
2021年4月,三環集團、湖北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氫陽新能源、中國民生信托、金凰實業集團等制造、研發、金融機構在武漢簽約,將率先在國內推動氫能源在交通領域里的運用和推廣。
2021年9月,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武漢市氫能產業突破發展行動方案》建設氫能產業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力爭通過3年時間打造國內氫能產業創新研發、生產制造、示范應用引領區,為把武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氫能產業基地打下堅實基礎。
2021年11月,湖北省發改委下發《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推進氫能產業發展,面向氫能全產業鏈引進或聯合研發制氫、儲氫、加氫站、氫能檢測和探測等先進技術與設備;全省各地加強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經過長時間的布局,湖北省已經擁有了諸如武漢理工氫電、雄韜氫雄、眾宇動力、中極氫能、東風公司、氫陽能源、三峽集團、武鋼氣體等一大批擁有一定研發與應用實力的氫能源領域的佼佼者。在制氫、儲氫、加氫、燃料電池、整車、氫能檢測與科研等方面有所突出。
其中武漢理工氫電是全球第5大膜電極生產商,自主研發出了CCM型膜電極,占據國內自主燃料電池市場主要份額。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副會長丁樹奎表示,當前全國地鐵運營里程已達到1萬公里,在建里程6000多公里。地鐵施工和運維車輛正在加速推廣普及新能源車,市場前景巨大。他指出,氫能源地鐵作業車的下線,對推動行業綠色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湖北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近年來國家、省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明確氫能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在襄陽打造氫能作業車生產基地,進一步助力襄陽打造中部地區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在儀式現場,襄陽市人民政府與中鐵武漢電氣化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同時,襄城區人民政府也與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創新能)簽署了項目投資協議。
快速發展的氫能軌道交通
目前,氫能列車在國內除了佛山、山西之外,湖北、成都等地也有氫能列車相關項目。
擁有全國氫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群的廣東一向走在氫能產業的前列,國內首條氫能軌道交通項目就位于佛山市。電車運行時,氫燃料電池作為牽引主動力,鋰電池則在啟動加速階段提供輔助動力,車輛最高能以時速70公里持續運行。該車裝有6個140L的儲氫瓶,加注一次氫氣可持續行駛約100公里,真正實現了有軌電車的無接觸網長距離運行。
2022年1月20日,“青島市軌道交通產業招商合作推介會暨高峰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上,青島地鐵同31家企業簽訂了30份合作框架協議,其中,太陽氫能與青鐵產投公司簽訂了產業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氫能設備產業制造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雙方將在氫能設備生產制造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為地鐵工地汽柴油車輛、機具換裝氫燃料以后提供供氫保障,大會期間同時啟動了青島和鄂爾多斯兩地站內制氫供氫示范運營;與青鐵建立首臺套兆瓦級煤基新燃料氫動力應急儲能中心示范,未來支持地鐵場站、上蓋的供給側能源結構減碳增效。
在此次湖北地鐵施工作業車下線之前,榮創新能已經為中國首輛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調車機車、世界首輛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接觸網檢修車、國內首列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輕軌車、氫燃料混合動力城市輕軌車以及全球首列時速160km/h氫能全自動市域動車等氫能軌道交通產品上配套提供的氫能動力系統產品。榮創新能正不斷推動氫能在軌道交通中的應用。
成都方面分別于2021年2月成功下線了我國首臺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于2022年12月28日下線全球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二者的關鍵技術均由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參與制造。
2021年2月,由西南交大與中車大同聯合研制的中國首臺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在中車大同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成功下線,該機車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滿載氫氣可單機連續運行24.5小時,平直道最大牽引載重超過5000噸,這標志著我國氫能軌道交通技術取得關鍵突破。
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已形成年產1000套軌道交通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3000套公路交通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和1000套分布式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的生產能力。在未來,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還將進一步加大技術投入,開發包括氫能源有軌電車、氫能源3D動車組在內的更有市場競爭力的領先車型,將公司核心技術帶到更為廣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