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億!氫能領域年內最大融資浮現
來源:原創 2023-08-04
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富海”)近日成功完成C輪引戰融資,融資總額8億元,據悉,此次中科富海獲得的融資金額為年內氫能領域單輪融資最大的一筆。
本次融資由誠通混改基金和建信股權共同領投,國投招商、工銀投資、越秀產業基金跟投,原股東興業國信、中科先行創投、中科創星在本輪繼續跟投。
本輪融資金額將主要用于裝備制造和氣體生產的規模和能力提升、技術研發、氫能和電子特氣以及綠色氣體業務布局等方向。
液氫領域領跑者
中科富海成立于2016年8月,是中科院理化所的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公司。
依托理化所在大型低溫制冷系統的研發和制造方面的突破,其核心技術應用涵蓋液氫到超流氦溫區大型低溫制冷裝備,工業氣體到到稀有氣體電子特氣一體化服務,天然氣提氦裝置和氫液化、液氫儲運及加氫站全套解決方案四大領域。
目前,中科富海是國內唯一擁有20K以下(-253℃到-271℃)大型超低溫裝備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是全球唯一能夠同時提供4.2K(-269℃)和20K(-253℃)大型超低溫裝備非標定制、租賃、托管運營的制造商和服務商。
就在去年的4月,中科富海才剛剛完成3億的B輪融資。在此次融資中,除了八名戰略投資者外,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理化所旗下的重慶市江北區中科先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等六名老股東繼續跟投此輪。
至此中科富海從成立至今已經完成了7輪融資。
此次C輪融資成功標志著中科富海邁入快速發展的新歷史時期。
填補液化領域“空白”
國內在液氫領域起步晚,主要液氫設備供應商美國的Air Products、Praxair,法國法液空,德國林德,俄羅斯深冷等相關裝備進口困難,亟需國產化。一眾能源巨頭、科研機構和民營企業密切關注著液氫國產化領域。
航天101所、中科富海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并推動了國內民用商業化的液氫項目的進展。
2020年鴻達興業產出國內第一桶液氫并面世、2021年國內正式發布三個基礎液氫標準,正式拉開國內民用液氫產業化的序幕!
像作為低溫制冷系統中最核心的低溫透平膨脹機,在國內僅北京航天六院101所、中科富海和國富氫能等少數企業或機構可生產相關產品。
就在去年,中科富海成功生產并出口首套11.5噸大型氫液化裝置,填補了國內在大型氫液化器核心裝備技術方面的空白,五噸氫液化裝置樣機也將出產。
今年的3月29日,中科富海5TPD氫液化裝置大型臥式冷箱產品成功下線,也是國內首個國產化5噸/天大型氫氣液化裝置。整臺設備由低溫換熱器組、重載氫透平膨脹機組、正仲氫轉換器等組成。標志著我國首次突破了大型氫液化裝置關鍵技術與集成創新,為未來大型液氫工廠示范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6月份,中科富海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1.5TPD氫液化裝備在國外用戶現場調試成功,連續穩定生產出合格液氫,并通過專家現場技術鑒定。整套氫液化裝置實測綜合單位能耗為15.1kW·h/kg 液氫(包括液氮預冷折合能耗),達到并處于國際同等規模氫液化裝置的低能耗水平,標志著我國已掌握氫液化的核心技術,打破了以往液氫裝備被國外“壟斷”的格局。
日前,中科富海正式100%收購廣東建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簡稱“廣東建成”),基于廣東建成現有低溫儲運設備優勢,中科富海在液氫產業鏈縱深發展,為低溫儲運裝備產品的高端制造貢獻力量,未來將在液氫產業鏈向縱深發展,不斷突破。
中科富海集團副總裁、中科富海中山公司總經理汪新曾表示表示。“做‘低溫’的人都有一個‘大低溫夢’,那就是實現大型低溫制冷技術和裝備國產化。”如今C輪引戰融資的順利完成,標志著中科富海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未來在“超低溫”領域,中科富海能否填補更多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