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0萬元!工信部發布氫車補貼公示
來源:原創 2023-08-22
8月17日,按照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2020—2022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申報的通知》(財辦建〔2023〕26號)等文件要求,工信部發布了關于2022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初審情況的公示。
信息顯示,本次申報的燃料電池車輛均為2020年之前,2021-2022兩個年度的公示燃料電池車申報情況。今年兩個批次的公示均沒有2020年之后的燃料電池車申報情況。
具體來看,本批次共有3家車企就159輛燃料電池汽車進行推廣應用補貼申報,其中132輛通過了專家審核,補助金額合計5280萬元,每輛補貼金額為40萬元,審核通過率相對較低。
其中,僅有2家車企的申報獲核準。申龍客車核算通過107輛,共計獲得補貼4280萬;廈門金旅核算通過25輛,共計獲得補貼1000萬。
另外,核準通過的132輛燃料電池車由4家燃料電池配套商參與配套,其中億華通配套配套70輛、重塑科技配套36輛、愛德曼配套25輛、清能股份1輛。
回顧歷史氫能政策,從中央到地方政策不斷疊加,政策框架不斷完善,體系漸趨豐富。截至目前,政策框架大致可分為三個維度:
一、中央的產業頂層設計;
二、正在推行的燃料電池示范應用補貼政策;
三、各地方的氫能產業政策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與過去風電、光伏、電動汽車產業補貼政策力度相比,我國氫能產業國家補貼政策較弱。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補貼政策為例,五個示范城市群三年國補總量尚不足100億元,而且與燃料電池汽車相比,應用在其它領域的燃料電池和氫能裝備沒有任何補貼。
“不同氫能產業領域財政政策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氫能應用模式的創新。”業內人士分析,有限的財政補貼資源不足以支撐需要全產業鏈創新構建的氫能產業體系。
附: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