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先出海,歐盟企業獲取派瑞氫能技術授權
來源:原創 2024-01-31
近日,中國電解槽制造商Peric簽署了一項協議,授權其加壓堿性技術由瑞典技術公司Metacon生產。
而這家綠色制氫能源系統制造公司正在為瑞典以及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巨型工廠研究不同的融資方案,包括可獲得的補貼。
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PERIC)是中國船舶重工凈化設備研究所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制氫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以及氫能的利用和研發。年生產堿性氫發生器350臺套,PEM型氫發生器120臺套,目前正在進行重大的產能擴張項目。
據悉,Metacon目前正對在瑞典或歐盟其它國家建廠條件、融資可能性進行調研。這是瑞典首個制氫設備工廠,在未來幾年內有希望成為歐洲最大的制氫設備工廠之一。
廣闊市場
目前,Metacon已將Peric在中國生產的電解槽轉售給歐洲市場。
據了解,該設施最初的電解槽產能為每年500MW,之后該公司計劃將產能擴大到每年1GW。
雖然工廠運營的確切日期尚未披露,但Metacon曾暗示,如果它能在4-5年內建立1GW的年產能,它將能夠滿足歐洲1.5% -3%的需求。
2020年7月,歐盟提出氫能戰略,并宣布建立清潔氫能聯盟。
伴隨著俄烏沖突,2022年5月,歐盟公布REPowerEU計劃,試圖擺脫俄羅斯能源進口,到去年10月,歐盟部長理事會上,歐盟國家批準工業和交通運輸的強制性使用目標后,成員國同意,到2030年,42%的工業用氫和1%的交通燃料必須是可再生的。
歐盟國家對綠氫的需求也隨之飆升。
這也為來自中國的電解槽廠商們帶來了契機,在2023年11月23日啟動的,歐洲氫銀行的首輪氫氣拍賣中,專項預算為8億歐元(約合62億元人民幣)。
該拍賣會旨在為歐盟綠氫生產商提供資金支持,但卻引發了一系列對于中國電解槽廠商的不滿。
他們普遍認為由于成本和質量等因素,價格上的優勢將會擊潰歐洲電解槽制造業,畢竟,根據Metacon給出的計劃價格來看,生產和銷售的每臺5MW Peric電解槽的造價約為4000萬至5000萬克朗(380萬至480萬美元)。
但這仍然比西方制造的設備便宜得多,后者的平均價格估計為170萬美元/兆瓦, 但仍高于合作伙伴派瑞氫能參與中國能源項目招標的5MW電解槽價格(110萬美元)的三倍多。
強撐罷了
但這也可能會證實西方開發商和電解槽制造商的說法,即中國設備只能在本土市場以極低的成本制造,如果達到歐洲標準,成本將更高。
此前,根據彭博新能源(BloombergNEF)數據顯示,中國電解槽生產成本僅為歐洲或美國的三分之一,在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路線(ALK)中,中國堿性電解槽的生產成本約為350美元/千瓦,而歐美國家堿性電解槽生產成本約為1200美元/千瓦。
酸葡萄的背后,是狐貍強撐的真相。
德國技術貿易協會VDE在本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白皮書中指出,許多在 2010 年代扼殺歐洲太陽能光伏行業的公司現在正在擴展到電解槽制造,歐洲提供了“到 2030 年最大的電解槽市場潛力,計劃 ‘安裝’產能超過 90GW 。”
沒法欺騙自己的歐盟在面對強勁的低價競爭者之時,各國也紛紛采取措施應對,但收效甚微。
此前,在獲得歐盟批準后,意大利計劃以直接撥款的形式,撥款1億歐元(約合1.058億美元)補貼本國的電解槽生產。
不過雖然面對中國低廉的電解槽競爭,歐盟如臨大敵,但包括了40%的電解槽用歐洲生產的設備的目標在內的歐洲委員會的《零排放工業法案》目前仍在歐盟冗長的立法過程中。
并且(歐盟)除了承諾大幅加快工廠許可的時間外,沒有機制來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
去年末,瑞典綠色制氫能源系統制造商Metacon AB公司就已經和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PERIC hydrogen Technologies)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在中國市場生產和銷售Metacon公司的電解槽。
據悉,此次諒解備忘錄的簽署被視為是Metacon公司全球擴張戰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制定了協議原則。
此次合作意味著中船派瑞公司將獲得原始設備制造商的生產和銷售許可授權,能夠在中國市場生產和銷售Metacon基于Metacon專利轉化技術的氫發生器(HHG系統),用于從各種非電力能源(如沼氣、乙醇、氨等)中生產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