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上市,氫能IPO的迂回之路?
來源:原創 2024-03-22
制儲運加全面開花的國富氫能也要上市了?
3月20日,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富氫能”)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海通國際、中信證券為其聯席保薦人。
截止當前,在鳳毛麟角的氫能上市企業中,已有的5家上市公司選擇了港股賽道,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兩家氫能公司也紛紛選擇赴港沖刺IPO,港股上市對氫能企業有什么魔力?
全面開花
此次赴港上市的國富氫能在以往的氫能上市公司的盤點中,已經是比較熟悉的存在,同重塑能源一樣,國富氫能的上市之路同樣是一波三折的。
2022年6月,國富氫能披露科創版IPO招股書,擬募集資金20億元,同年11月撤回了IPO;次年3月28日,國富氫能在江蘇證監局完成輔導備案工作,擬首次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券商為海通證券。
國富氫能專注于氫能裝備的生產,根據數據顯示,國富氫能在車載供氫系統及相關產品方面,市占率達到30.4%,連續五年保持全國第一。
而在加氫站設備及相關產品方面,公司以25.7%的市場份額居于首位。此外,國富氫能還成功開發并制造了國內首套民用氫氣液化裝備。
在其招股書中提到,國富氫能是中國領先的氫能裝備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氫能的“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核心裝備的研發和制造。向客戶提供包括車載高壓供氫系統在內的等相關產品。
而其同行業相關企業包括“鴻億重”在內的氫能企業,也都在已經赴港上市和正在赴港上市的路上,國富氫能也不甘居人后。
據悉,本次港股上市募資計劃用于在張家港擴大電解水制氫裝備產能至500套、III型瓶產能至6萬個、上海青浦區IV型瓶產能至5萬個、可再生能源豐富地區的綜合能源站投資建設等方面。
赴港之路
隨著行業發展以及A股IPO及再融資節奏收緊,新能源企業A股IPO及再融資降溫明顯。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相關行業企業主動或被動終止A股上市申請的情況明顯增加。
而面臨著A股IPO節奏收緊的態勢,港股上市(包括A股已上市企業在港股二次上市)為氫能企業提供了另一條道路。
2023年可以說是氫能企業上市開元之年,繼億華通1月二次上市后,年底,國鴻氫能以及金馬能源氫能子公司也相繼于港股上市。
為何氫能公司上市偏愛港股?
根據數據顯示,在2023年國內氫能產業的61起融資中,融資規模最大的兩筆分別是億華通的14.56億港元以及國鴻氫能的9.83億港元。
而這兩起港股IPO融資,合計近24億人民幣,而去年全年的氫能產業融資金額累計80億元左右,港股融資的規模確實誘人。
但究其根本,氫能市場的不成熟以及產業的早期化都是造成企業赴港上市的重要因素,而氫能企業的不穩定性以及連續虧損也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就連國內氫能第一股億華通也并沒有逃過下跌的命運,今年1月億華通港股跌落低谷。
在上市難、IPO收縮的大環境下,雖然港股不能保萬全,但赴港上市還是成為這些氫能企業IPO的迂回之路。
此前,億華通曾在招股書中披露,考慮到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及在探索產品大規模商業化過程中,公司可能面臨困難和出乎意料的風險等,公司預期至少在2025年之前仍會繼續錄得凈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