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有企業退出,氫能賽道怎么了?
來源:原創 2024-05-24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國家電投集團國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氫科技”)此前掛牌的1.8621%股權交易結果,廣東南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控集團”)以24209.1621萬元的成交價接盤,消息一出,一時間激起浪花。
然而就在日前,氫能被正式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草案)》(以下簡稱《能源法(草案)》),其產業熱度也隨之攀升,氫能產業發展進入了加速階段。
對整個氫能產業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大利好,其影響力不亞于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
擁有正式身份之際,企業接二連三退出又是為何?
接連退場
不僅僅是國氫科技,連行業內的當紅炸子雞——賽克賽斯也遭遇股東的掛牌轉讓。
2023年11月23日,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披露信息顯示,濟高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簡稱“濟高科技”)將所持山東賽克賽斯氫能源有限公司(簡稱“賽克賽斯氫能源”)2.81%股份以6195萬元的底價掛牌轉讓。
而據此估算,賽克賽斯氫能源估值當時已達21.99億元。
根據官網數據顯示,2022年和今年前三季度,賽克賽斯氫能總資產分別為2.21億元、3.54億元,凈資產分別為1.55億元、2.79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為5900.15萬元、4639.18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17.47萬元、-627.94萬元。
一直以來,賽克賽斯作為比較有沖力的新型公司,頗受行業內的投資機構的青睞,而根據當時估值來計算,其增值率亦達到650%。
來源:企查查
對于退出原因,掛牌公告中并未給出答案。
但從前景考慮,濟高科技僅入場兩年,此時退出算是師出無名。但若從投資角度分析,實現了投資盈利,以市場化交易的方式退出,也有一定的考量。
一直以來,虧損都是氫能企業無法躲避的問題,但從這幾家公司來看,并不僅僅是虧損那么簡單。
幾個月前,著名家居企業美克家居宣布退出并清算此前設立的氫能產業基金——太倉昆池投資中心,這意味著該公司跨界投資氫能告一段落。
并收回全部分配款項2409.77萬元(含投資期間的收益),完成產業基金的清算工作,至此,公司本次投資氫能產業基金事項終止。
“太倉昆池”氫能產業基金以氫能相關產業作為主要投資方向。
美克家居對此表示,由于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市場環境的影響,該投資項目無實質性進展且該產業基金未開展其他對外投資活動。為了提升資金使用及運營效率,向太倉昆池申請退出該產業基金。
雖然與當初的出資額相比,濟高科技賺的利益可觀,但是在諸多投資機構爭相入資賽克賽斯氫能源的情況下,濟高科技如此操作,卻讓人捉摸不透。
入局繼續
資本場上,有人退場也有人入局。
近日,曾經的光電巨頭——東旭光電也由于戰略失誤面臨退市危機。
但上海神開全資子公司——上海神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昊君投資、瀚氫動力簽署協議,神開能源出資946萬元收購氫能公司瀚氫動力3.7847%的股權。
而神開股份的主要客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作為能源大企更是積極投資建設氫能產業鏈各環節。
而三年虧了12個億的國鴻氫能在加碼這件事上就更有發言權了。
據悉,5月15日,國鴻氫能注資2000萬成立氫能子公司,在過去的三年里,持續虧損。
2023年業績報告中顯示,2023年,國鴻氫能總收入約為人民幣7.006億元,同比減少約6.4%;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4.044億元,而過往期間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2.734億元,每股基本虧損約為人民幣0.95元。
而上文提到的國氫科技在退出的同時,也由南控集團接盤,其退出的國氫科技是由央企國家電投集團培養的氫能行業獨角獸企業,2022年B輪融資估值高達130億元。
此次退出的未來科學城作為較早投資國氫科技的投資方,隨著國氫科技不斷融資,估值抬升,在名下股份由10%稀釋至1.8621%的情況下,及時退出兌現,將國有資本投入到其他新興產業領域未嘗不是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