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黄黄久久久免费看,后位式是不是比较疼,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鲁鲁鲁a片1级毛片免费看

首頁 > 資訊>正文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問診”氫能:可持續性比經濟性更重要

來源: 2019-09-02

“離開一次能源,氫能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三天前,在“中國氫能產業與能源轉型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做主題演講時,就此話重申了兩遍。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認為厘清概念對氫能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接受「角馬能源」專訪時,這位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一再強調:“氫能是二次能源,這個一定要弄清楚,二次能源不可能成為基礎能源,因為它需要靠其他的能源。”

氫能的“躁動”引發杜祥琬對這個新興產業可持續性的關注。

過去一年,中國已有大同、四川、廣東、北京、上海、天津等近20個省市動工氫能產業園,近14個地區出臺氫能產業政策。

隨之而來的是,諸如“氫能社會”、“終極能源”、“基礎能源”等概念層出不窮。而在這些噱頭十足的概念包裝下,氫能產業猶如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各方勢力拾薪而入。

發展氫能是為了“初心”,還是為了“出路”?在巨大的商業利益誘惑下,這個簡單的問題似乎少有人愿意去思考和回答。

“我們發展氫能的初衷,是要減少污染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倍畔殓f,“發展氫產業是否符合初衷,取決于用什么方式制氫。”

在他看來,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在技術上都可行,但只有采用非化石能源制氫,才可能做到無排放。

制氫源頭之辯

在中國諸多大力發展氫能的城市中,杜祥琬推廣「白城模式」和「張家口模式」。

氫能發展上,這兩座城市均采用非化石能源制氫路徑。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是中國首批千萬千瓦風電基地,及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目前,該市風電、光伏并網裝機465萬千瓦,仍有3000萬千瓦容量可待開發。

今年5月29日,《白城市新能源與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對外發布。

按照《規劃》,白城市力爭到2035年,白城風電裝機2000萬千瓦、光伏裝機1500萬千瓦,年生產氫氣能力達到百萬噸級,產值近2000億元,累計投資可達到2000億元。

在杜祥琬看來,「白城模式」值得推崇的原因在于,該市利用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并延伸至全產業鏈,全過程可實現零排放、零污染、可持續。

在白城之后,張家口市于6月12日公布《氫能張家口建設規劃(2019—2035年)》。

根據規劃,到2035年,張家口將建成國際知名的氫能之都,全市氫能及相關產業累計產值達到1700億元,年制氫能力達5萬噸,園區累計引入企業100家以上。

目前,張家口氫能產業已初具規模,上下游配套產業正在加速聚集,先后引進了億華通氫燃料電池、海珀爾制氫廠等一批產業項目。

和白城市一樣,張家口的優勢也在于可再生能源電力發達。

數據顯示,張家口市域內可開發風能資源儲量達40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00萬千瓦,生物質資源年產量200萬噸以上。

目前,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裝機累計達1345.48萬千瓦 (并網1279.78萬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74.2%。

在氫能的具體應用上,張家口市走在前列。2018年,張家口引進氫燃料電池公交車74輛,2019年新購置氫燃料電池公交車100輛。

按照計劃,到2021年,該市計劃累計推廣各類車輛1500輛,其中公交車累計推廣1000輛。

杜祥琬對「張家口」模式的評價是:利用風、光資源優勢,低成本制氫,以大巴車、物流車為主,發展氫燃料電池車。

在他看來,目前,氫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是工業副產氫;另一個是棄風、棄光、棄水(“三棄”)來進行電解水制氫。

“這兩大渠道已足以滿足現狀。但未來隨著行業發展,還需要更大規模的氫產量。應該立足于可再生能源產氫,這樣才能爭取做到全產業鏈無排放。”杜祥琬說。

不過,在中國,諸如白城和張家口這樣擁有可再生能源資源稟賦的城市并不多。

一組數據也折射出中國氫能產業按初心發展的現實難題。

在中國的工業用氫來源構成中,煤基制氫仍是主要來源,占比達66.67%;其次是天然氣及石油基制氫,占比為20%。

此外,還包括電解水制氫,占比僅0.44%。從全球范圍來看,利用非化石能源制氫的比例微乎其微。

在白城和張家口之前,山西大同也曾發布“氫都”發展規劃,計劃到2020年,大同氫能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年產值力爭突破80億元,并建成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園。

在一場新能源產業城招商推介會上,數百位新能源企業代表爭相入場,共簽約126個項目,總投資額高達1012億元。

盡管大同市近年來在風電、光伏領域得到大力發展,但在源頭制氫領域,這座亟需轉型的煤炭重鎮在氫能發展上,或許仍將依賴煤制氫

“煤制氫不是不可以。但是,氫替代油開車,燒了煤,省了油,結果只是燃油車排放轉移。不是技術走不通,而是這樣一個結果是不是符合我們的初心?”杜祥琬說。

在不少力挺氫能的專家看來,中國必須加快構建以低碳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大力發展氫能事關中國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

早在2015年6月30日,中國曾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做出減排承諾:到 2030年,碳強度比2005年下降60%~65%。

在此背景下,中國未來面臨著較大的溫室氣體減排壓力。而作為零排放的清潔能源,氫能被寄以厚望。

氫能倫理之爭

不過,中國氫能產業的爆發離不開政策的助推

早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涉及氫能和燃料電池應用。

《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提到,到2020年,加氫站達到100座,氫能汽車保有量1萬輛;到2030年,加氫站達到幾千座,氫能汽車保有量百萬輛,市場規模萬億元以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此后,中國20余個省市在做氫能、氫燃料汽車的發展規劃。

但在業界,一些氫能專家提出“氫能倫理”,其核心是可持續發展。在杜祥琬看來,氫能的可持續性,比經濟性更重要。

伴隨氫能的火爆,諸如“終極能源”、“基礎能源”、“氫能社會”等概念不斷涌現。

由于熱值高、零污染、儲量充足、應用廣等特性,氫能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終極能源”。杜祥琬認為,如果說“氫能是人類終極能源”,那就意味著人類最終就要依靠氫能。

“但氫是二次能源,需由一次能源產生。只依賴氫能,而沒有可制氫的一次能源,與現實不符?!?/strong>他說。

按照制氫工藝,1噸氫氣約需7-8噸煤炭,需要大約3噸天然氣。

目前,中國氫氣產量約2000多萬噸,近七成來自煤制氫。這種來自化石能源的氫氣,也被稱之為“灰氫”。

杜祥琬認為,真正的終極能源是氫核聚變,包括太陽內部的氫核聚變和地球上的氫核聚變。而太陽內部的氫核聚變形成太陽能。

“我國在做的‘人造太陽’,一旦取得突破,人類未來能源結構將發生巨大變化。”他說。

除了中國,發展氫能也一直是世界各國能源布局中的重點。日本、韓國、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先后制訂了多項氫能研究計劃,將其列入國家戰略。

韓國將“氫經濟”列為三大創新增長戰略之一,建立了中長期路線圖和氫能經濟法,還把氫能納入了國家基本能源計劃中。

2018年6月,韓國頒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生態戰略路線圖》。

日本則在加速建設“氫能社會”。早在2002年,日本經濟產業省資助JHFC項目,到2010年結束時,項目總計建成11座加氫站并與4座達成合作。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日本擁有100座加氫站正在運營,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2014年,日本曾發布《氫能與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指明今后“三步走“發展氫社會的努力方向:到2025年要加速推廣和普及氫能利用的市場;到2030年要建立大規模氫能供給體系并實現氫燃料發電;到2040年要完成零碳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

按照日本的規劃,氫能作為燃料將廣泛應用于社會日常生活和經濟產業活動之中,與電力、熱力共同構成二次能源的三大支柱。

但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曾在接受「角馬能源」采訪時稱,全世界范圍內,目前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實現了氫能的大規模應用。

對于氫能社會的概念,杜祥琬并不認可。

他認為,當下能源結構還是以化石能源為主,逐步轉型為非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社會,未來氫的大規模生產制作要依靠非化石能源的話,不如稱之為“非化石能源社會”。

“比起‘氫能社會’,扎實做好‘氫動力汽車革命’更加實際?!?/strong>杜祥琬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定市| 门源| 新源县| 永平县| 六安市| 美姑县| 静海县| 五河县| 车致| 金秀| 双辽市| 阜城县| 呼图壁县| 剑川县| 崇左市| 绥宁县| 巫山县| 景德镇市| 五寨县| 临湘市| 科技| 防城港市| 宾阳县| 萝北县| 仪征市| 延吉市| 涞源县| 古蔺县| 来安县| 山东| 临沧市| 桐城市| 沅江市| 革吉县| 潜山县| 云阳县| 台州市| 普洱| 忻城县| 六盘水市| 洪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