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事故調查,挪威氫氣站爆炸的根本原因找到——事故緣于高壓儲存單元中氫氣罐的特定接頭(a specific plug)的裝配失誤。

調查認為,這種泄漏產生了致使事故點燃的氫氣--空氣混合物,下一步將會繼續調查以了解可能的點火機制。
在查明原因后,歐洲已開始對具有類似接頭的高壓儲罐啟動了檢測和一體化改造方案。
針對挪威氫站爆炸事故原因,香橙會研究院采訪了中國氫氣安全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第十五研究所研究員靳殷實。
靳殷實表示,從公布的信息看,爆炸原因是存儲接頭處氫氣的泄露,當泄漏的氫氣達到一定量級和空氣混合后,達到一定條件遇到明火發生爆炸。目前在氫氣輸送、充裝過程中,特別是經常插拔使用的接頭,防止泄露是重點需要關注的問題。
從此前他所知曉的一些氫氣事故來說,有多起都是因為接頭處漏氣產生的,接頭這塊的技術在氫氣應用中是個薄弱環節,他認為這也給我們兩個啟示:第一,在氫氣輸送、充裝中接頭,特別是經常插拔的接頭,即使在空曠的場合也需要引起重視,在各個層面都盡量去避免漏氣問題的產生;第二,不論是否在空曠場合中,都必須要有監測,如果發生泄漏必須馬上停止輸送。
靳殷實同時表示,以前很多宣傳說氫氣向上擴散的能力很強,但是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即使在空曠的場地中照樣會出現爆炸,這種情況也應該去監測。目前在國內,加氫站對監測設備非常重視,我們需要做好這兩點盡量去避免這類漏氣爆炸問題的出現,需要吸取這次事故的教訓。
香橙會研究院同時采訪了國內一家氣體壓縮企業。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從公開信息中的現場爆炸情況來看,這種級別爆炸唯一的可能就是一定規模的氫氣泄露。
從氫到燃料電池應用這條產業鏈非常長,僅加氫站氫氣傳輸這塊,在管路材料、部分品類的閥門、加注裝置、監測傳感等等方面,我國產品與國外頂尖企業都還存在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