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江蘇如皋只是一座名氣不大的小縣城。
但這座小城卻以領跑者的姿態,引領著國內當下最火爆的能源行業——氫能。
十年前,氫能在國內還只是一個概念,如皋便從中嗅到了發展機遇。從一無所有到躋身世界級氫能示范城市,如皋的逆襲之旅正在上演。
01“金如皋”
“古說如皋一片金,相鄰興縣只稱銀”,歷史上的如皋與周邊縣市相比經濟發展水平高,被稱為“金如皋”。
如皋是長江下游平原最早成陸的地區,發展起源很早,考古資料顯示,在距今6000多年前,如皋周邊就已經出現了人類活動。
自春秋時期開始,如皋就以豐富的鹽業資源而聞名。此后,這一地區的任職便一直是歷朝官員眼中的“肥缺”。
清朝時期,如皋的商業發展進一步完善,形成了“鹽、當(鋪)、米、木、布、藥材六行最大”的商業格局。
西漢漁鹽之利,東晉墾殖造田,明代桑蠶紡織,清代商賈云集。如皋領先的商業經濟一直持續到民國時期,“金如皋”因此美名遠揚。
此后受歷史等因素影響,“金如皋”逐漸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長壽如皋”。
在現代,如皋是著名的世界長壽之鄉。截止2019年1月1日,如皋百歲老人已達440位,占比達到世界長壽地區認定標準近4倍,居全國之首。
“如皋如歌,常來長壽”,作為世界上唯一位于平原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如皋的長壽秘訣吸引了無數學者游客前來參觀,這也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出口。
此外,如皋獨有的“如派”盆景藝術也享譽國內。傳承千年的“如派”盆景成為全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蟠扎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派盆景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名城、長壽之鄉、盆景之都……千余年的積淀帶給了如皋不同的發展特色。作為一個縣級城市,如皋無疑是出彩的。
在2018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30強榜單中,如皋排名全國第7位,甚至還登上了“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位居江蘇省19個上榜城市的前列。
但若隨著時光倒退,我們會發現,多年前的如皋也曾長期陷入發展的困境,那么,這位“后起之秀”又是如何逆襲成功的呢?
02
中國版縣城逆襲記
從一座人口不足百萬的小縣城,到孕育著世界級產業的創新名城,如皋正在上演中國版縣城逆襲記。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諸多原因,長期以來經濟基礎十分薄弱,曾一度被稱為南通市所轄六縣(市)中的“小六子”。
2003年以來,新一輪沿江開發戰略的實施正式打通了如皋逆襲的出口,縣域經濟迅速崛起。
實際上,如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尤其是近現代發展中這一優勢格外明顯。
如皋地處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上海自貿區建設、蘇南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江蘇沿海開發“五大”國家戰略交匯處。
如皋區位圖 來自網絡
憑借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如皋先后發展了船舶制造及配套、汽車及零部件、石油及精細化工、裝備制造業等為主導的產業,為城市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
隨著國家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戰略的推進,如皋跨入了世界級都市同城發展時代,與上海接軌成為了如皋發展的另一突破口。
作為長江以北上海產業轉移的理想選擇,如皋近年來先后吸引了雙錢輪胎、上海電氣、思源電氣、榮威國際等一眾企業前來投資落戶。
數據顯示,2018年上海、如皋新增億元以上合作項目達到82個,投資金額達152億元。
進入今年以來,如皋與上海的合作更進一步,上半年在談滬籍億元項目超過162個,涉及新材料、精細化工等諸多領域。
如今,隨著滬通鐵路的通車,如皋到上海的車程縮短到僅37分鐘,上海市民到如皋購房置業也成為了一種新風尚。
在如皋多年的經濟發展中,汽車產業始終占據著重要地位。深厚的發展底蘊使得如皋成為了當下最火爆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城市,也為氫能的爆發奠定了基礎。
03
小城也“氫”狂
十年前,如皋在尋求轉型發展時,面臨著資源緊張、傳統行業競爭激烈、人才匱乏等種種難題。
一個縣級城市如何在激烈的環境中突出重圍,成為了當時如皋面臨的重要問題。
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的影響,如皋審視自身多年積淀的汽車產業,決定從這里尋找新的突破口,并搶先布局氫能產業。
2011年,首家氫能企業南通百應能源應邀落戶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當時,氫能產業在國內卻鮮有人問津,孤獨的如皋開始著手推動氫能的發展。
實際上,當時如皋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已經有了一定基礎,被認定為“國家火炬如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市內共擁有康迪、賽麟、陸地方舟等6家新能源車企以及80多家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
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如皋將已有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礎與氫燃料電池產業相結合,成為了全國最早涉足氫能的地區之一。
如今,歷經近十年的發展,如皋形成了一條集制運氫、加氫、氫燃料電池研發生產、氫燃料電池開發制造、氫能產品示范應用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6月28日,長三角氫能基礎設施產業聯盟在上海正式成立,會議一同發布了《長三角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創新發展白皮書》,如皋與上海、蘇州兩城并列,成為長三角地區氫燃料汽車領域的核心城市。
從最初的無資金、無技術、無人才到如今躋身長三角氫燃料汽車領域的“三強”,氫能正成為如皋逆襲的王牌產業。
2018年,如皋出臺《扶持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建成加氫站3-5座,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服務領域新增車輛中氫燃料電池汽車比例不低于50%;到2030年,氫能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同時,如皋還對氫能研發、人才落后提供了財政支持。
憑借在新能源產業特別是氫能領域的持續搶跑,如皋獲得的話語權越來越多。如今,在如皋城市的街頭,氫能公交車的穿梭也讓人們真正體會到了氫能帶來的切實改變。
如皋,正以氫能產業先鋒者的姿態頻頻亮相于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