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成都市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開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根據實施方案,成都市2019-2021年共實施1151個補短板項目,總投資25618億元,預計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別完成投資3293億元、3756億元、3001億元。

清潔能源和低碳城市是此次實施方案的重點任務之一,實施方案明確提出:
加快構建綠色低碳能源體系,推動低碳城市建設取得新的成效。
加快在郫都區、龍泉驛區等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區域配套建設加氫站,探索建設加氫、加油(加氣)、充電綜合能源站。
同時將建強產業創新平臺,積極爭取大科學試驗裝置和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布局,加快形成5G、氫能源、核動力、信息安全、集成電路等領域戰略優勢。
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氫能暨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羅強,在今年年初曾公開用12個字概括了成都的氫能基礎——“技術較強、應用較早、產業較全”,并指出,成都市場空間大、資源稟賦好,具有大規模發展氫能產業的優勢。
事實上,成都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方面已有積極布局。
今年4月10日,由東方電氣(成都)氫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1000套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在成都投產,產品從核心部件膜電極、電堆到發動機系統均由東方電氣自主開發研制,將作為動力系統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
去年,四川能投設計建造的西南首個撬裝式加氫站正式投入使用,成都首條氫燃料電池客車示范線也全面載客運行,四川也借此成為全國第二個開展氫燃料電池客車商業運行的省份。
成都還擁有華氣厚普、中材科技等氫能產業鏈上游的核心技術企業,同時成都市還依靠其產業優勢,也吸引了國內外優秀企業在該市的布局。
今年5月,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達成合意,億華通將聯合當地相關企業,共同推動成都加氫站網絡建設及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推廣。
此外,今年4月,韓國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副社長、商用事業部本部長李仁哲在成都透露,將會在四川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
為了加快氫燃料汽車的發展,成都市對氫燃料汽車的補貼仍然持續,6月,成都市財政局發布《成都市新能源汽車市級補貼實施細則》。
根據細則:在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25日期間,在成都新購置新能源汽車(二手車除外),且在本市公安車輛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消費者(個人、單位用戶)將在獲得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獲得額外的市級配套補貼,補貼額度為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而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適用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